省份:
专业分类:
特色:
-
东莞市经济贸易学校东莞市经济贸易学校是东莞市教育局直属公办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学制3年,全寄宿管理。学校创办于1958年,原名为“东莞县农业技术学校”,2000年5月,被教育部评为首批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2003年更名为“东莞市经济贸易学校”,2011年东莞市职业技术学校(国家级重点)撤并入东莞市经济贸易学校,2012年7月,被广东省教育厅认定为广东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2013年4月,通过教育部评审复核,成为第三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项目单位。2018年12月,通过“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验收,成为国家级示范校。同年,通过中央电教馆验收,成为国家首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2020年被认定为“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和“广东省绿色学校”。2021年成功获批成为广东省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培育单位。 目前,学校设置了信息服务系,财经管理系,商务物流系,艺术设计系,公共基础部,实行系部制管理,是东莞市会计电算化培训基地,广东省中职课程改革试点学校,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教学实习基地,广东省中职校长挂职培训基地,国家计算机技能鉴定培训基地,国家物流师职业资格认证基地,物流人才储备基地,全国青少年道德培养实验基地,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实践实训基地,首批国家“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
-
东莞市轻工业学校【学校沿革】 东莞市轻工业学校是市教育局直属的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地处东莞市厚街镇汀山职校南路,紧靠城区,毗邻风景秀美的东莞水濂山森林公园。学校的前身是1994年4月创办的东莞市厚街专业技术学校,2011年9月整体搬入新校区厚街教育园区办学,2013年1月经东莞市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东莞市轻工业学校。 【办学目标】 紧紧围绕东莞市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恪守“成长比成绩更重要,成人比成才更重要”的育人理念,以创建“技能校园,创新校园,智慧校园,和谐校园”为核心任务,凝心聚力,创新驱动,深化改革,攻坚克难,使学校发展成为校园和谐稳定,办学机制灵活,专业特色鲜明,校企深度融合,社会声誉良好,在省内有较高知名度和具有持续自我发展能力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办学规模】 学校现有在校生3500人,专任教师202人,现开设专业有家具设计与制作(省重点建设专业),酒店服务与管理(市骨干专业),电气技术应用(市骨干专业),中西餐烹饪(学校特色专业),国际商务,计算机平面设计,财务会计,工艺美术等八大专业。 【办学条件】 学校校区按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中学规划建设,占地面积180亩,总建筑面积75000平方米,总投资超过3亿元。教学区,实训区,体艺区,生活区布局合理,环境优美,是东莞市最美校园之一。学校办学条件优越,校内实验实训场所面积达1.60万平方米,综合性实训中心4个,一体化高标准的家具,酒店,中西餐,计算机,电气技术,财会等专业实训室50多个,实习工位2000多个,校内设施设备齐全,实训设备资金超过3500万元,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完备。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有专任教师202人,其中研究生学历超过25人,高级职称教师40人,高级工程师,注册会计师,高级设计师等具体高级专业资格的教师近40人,省,市“技术能手”10人,双师型教师超过80%,师资素质好,业务能力强,教学水平高。 【办学成果】 学校于2001年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先后获“东莞市文明单位标兵”,“广东省绿色学校”,“东莞市科普教育基地”,“东莞市文化建设先进学校”,“广东家具职业人才培训基地”,“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等称号。学校曾十四次被东莞市教育局评为全市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一等奖。近年来,每年有一半的毕业生升入高校继续深造,毕业生初次就业率100%,实现升学和就业两条途径均畅通的办学模式,办学效益显著。
-
东莞市育才职业技术学校【正规的办学机构】东莞市育才职业技术学校是广东省教育厅批办的三年制中等职业学历教育机构,是广东省重点中职学校和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支持的国家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优越的地理位置】东莞市育才职业技术学校位于东莞寮步佛灵湖风景区,坐落在松山湖大道旁,是现代化的新型学校。校园现有占地面积99979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76108平方米,在校学生6160人,教职工259人。 【先进的教学设备】学校设有与专业配套的实训基地与实训中心,包括:数控,模具,汽修,电子,机器人,计算机等实训基地和电商,会计,护理,城轨交通,社会文化艺术等实训中心,实验实训设备总值4000多万元,其中部分设备是中央财政资金支持提供给学生实习的先进设备。学校拥有高速WiFi网络,设置有电视台,每个教室配有投影和电视机,可播放视频课程和新闻。学校有足球场,排球场,篮球场共12个,乒乓球台20张,电脑1681台。 【悠久的办学历史和成就】东莞市育才职业技术学校是我国最早举办现代职业教育的学校之一,学校办学成绩显著,获国家,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的奖励与表彰共80项。其中2006年10月获中央财政200万专项资金支持,2008年1月获省财政100万奖励资金,2010~2018年分别获市财政共160万元奖励资金。 【推行国学教育】学校每天对学生进行《弟子规》等传统文化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微笑相迎,和谐相处,孝敬长辈,做好孩子"的品格。鼓励学生"发扬优点,弥补弱点,克服缺点,培养特长",养成"自信,自律,敬业,乐群"的品质。 【就业保障】东莞地处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位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拥有众多中,大型企业,技术人才需求量极大。学校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和人缘优势,建立了健全的就业网络,保障就业是学校永恒的承诺,毕业生长期处在供不应求的状态。 【毕业提升】学生学习期满成绩合格,由广东省教育厅颁发国家承认学历的中专毕业证。并可考取市人力资源局颁发的中级技能证。目前育才与多所高校紧密联系,学生可报读多所名牌大学,获取国家承认学历的专/本科毕业证(育才学校是东莞市同类学校中唯一批准设立技师考场的学校)。学生还可报名学习直升机驾驶技术,领到驾驶证推荐工作后月薪可达2万元。
-
东莞市南博职业技术学校东莞市南博职业技术学校是2006年由广东南博教育集团创办,经东莞市教育局批准,广东省教育厅备案,以广东科技学院为依托的一所全日制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是广东省重点中职学校。 学校位于东莞市南城区雅园社区环村路1号,南依绿色世界,东望西湖乐园,湖光山色,交相辉映,环境幽雅,交通便利。学校教学,生活,实训设施设备齐全,建有体育馆,语音室,琴房,舞蹈室等多项现代化的室内教学场所,建有塑胶运动场,塑胶篮球场,排球场等室外教学场所。学校有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训室,机电专业实训室,计算机网络实训室等46多个校内实训室。学生课室都安装有空调,学生宿舍安装有空调,监控系统,热水供应系统和电梯设备。 学校现开设有汽车运用与维修,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商务英语,会计电算化,工商行政管理事务,服装设计与工艺,社会文化艺术(学前教育方向),电子商务,市场营销,机电技术应用,美术设计与制作,护理,药剂14个热门专业,在校学生2000余人。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工商行政管理事务,计算机网络技术,市场营销,会计电算化,商务英语8个专业开展三二分段中高职培养招生。 学校现有教职工117人,其中专任教师94人。专任教师全部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其中硕士研究生32人,在读研究生5人。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1.43%,中级职称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7.62%,“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总数的62%。 学校十分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不断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经发展成为以“双证书”教育制度为基础,以“升学教育”为特色,以“校企合作”和“出国留学”项目为亮点,以培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一所知名中职学校。 学校通过组织学生参加高职高考和提供出国留学渠道满足学生升学需求。学校组织学生参加高职高考,录取率都保持在92%以上,上线率和录取率遥遥领先于其他兄弟学校。目前,学校依托广东科技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与国外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学校有1名学生通过学校的留学渠道升入泰国博仁大学留学深造。 学校通过每年举办校企合作论坛,开展企业冠名班培养等方式深化校企合作,目前共有深度校企合作单位200余家,学校所有在校班级都由企业冠名培养。 学校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等形式推荐学生就业,每届毕业生都供不应求。近三年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显示,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对口就业率达到72%。 学校依托南博教育集团雄厚的办学实力与集团化办学优势,取得了卓越的办学成绩,赢得了良好的口碑。自2006年创办以来,学校先后为社会输送了近6000名技能型人才,有近600名学生被各高职院校录取。学校先后3次荣获“东莞市教育教学质量奖”,3次被评为“东莞市普教系统文明单位”,被教育局授予“东莞市先进民办学校”荣誉称号。 学校办学实力雄厚,管理团队和师资力量强大,办学品牌和特色鲜明,管理严格规范有序,学生素质素养高,毕业升学途径多,就业渠道广,是广大莘莘学子求学,求技,求知的理想中职学校。
-
茂名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茂名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是首批国家重点中职学校、省示范性中职学校、省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单位、茂名市教育局直属公办学校。现有教职工247人,其中研究生学历15人,高级教师56人,双师型教师160人。拥有173亩花园式校园,15000平方米实训场地,3000多万元实训设备;全新的标准化运动场正在建设中,2022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空调、热水、饮用水等直通宿舍和教学楼,生活舒适;校门口有公交站,交通便利。 我校是茂名市在省、市各项竞赛中获奖最多的学校之一,近三年来,教师获奖为90多人次,学生获奖200多人次。其中,在2021年广东省中职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中,隆艳、梁晓华、朱晓瑜老师分别获得信息技术组、教育体育组、德育组一等奖,伍梦旋、严义雄老师分别获得艺术旅游组、加工制造组二等奖;在2019年广东省学生技能竞赛省赛中,18级会计班吴丽婷、谢桂权、朱晓薇同学获得企业经营项目一等奖;在2021-2022年茂名市中职学校技能竞赛中,我校有30支学生参赛队伍获得一等奖,是全市获奖最多的学校。 学生毕业将获得中等职业学校毕业证书和专业技能证书,可选择升读大学或直接就业,专业班就业率100%,在2022年春季高考中,我校共641人参加考试,上本科线73人占11%,上大专线630人占98%。
-
茂名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茂名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创建于1983年,是茂名市教育局直属的公办省级重点职业技术学校。1998年被认定为茂名旅游局人才培养基地,1999年被确定为茂名市电工、钳工、车工、导游等工种的中级上岗资格证书定点考场。学校位于茂名市区小东江河畔,校园绿树成荫,草木葱郁,环境幽静,是理想求学之所。学校先后被评为“广 东省书香校园”、“茂名市美 丽校园”、“茂名市园林式单位”、“广 东省第三批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学校”。校园占地面积约100亩,建筑面积41090平方米,有独立的实训楼,实训面积为17500多平方米。学校实训基地建有网络信息中心、机器人实训中心、石油化工实训中心、机电实训中心、电子商务实训中心、学前教育实训中心、中西餐烹饪实训中心。标准计算机房23个,计算机1500多台,钢琴70台,设备总价值7000多万元,设备设施先进,实操条件在茂名地区首屈一指,在校学生近4000人。 学校秉承“奋进、厚德、多能、创新”的育人理念。严管理,重技能;强素质,促就业。大力培育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学校与10所大学联合办学,建立三二分段学制,入读市二职,圆您大学梦!
-
高州市信息职业技术学校茂名市高州信息职业技术学校是一所拥有20多年职业教育办学经验,经广东省教育厅备案,茂名市教育局批准成立的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是一所集成了学历教育,职业技能教育,与高等院校联合办学,校企合作等功能的专业人才培养基地。 学校坐落于南国海滨茂名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学校规划用地300多亩,现有建筑面积8万多平方米,资产总值超过5亿元。校园环境幽雅可人,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有“园林式校园”之称。 学校建设有气势恢宏的教学楼群,功能齐全的综合实训大楼,现代化的学生公寓,物品齐全的生活超市等,布局合理,错落有致。实训设备先进,目前建有实操实习场所共80多个,满足各专业学生一人一岗实习。每个教室皆配备多媒体教学平台。生活配套设施设备完善,建有田径场,足球场,篮球场等等各种体育活动场所,可同时容纳5000人就餐的学生食堂。 学校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按照“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流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的思路,积极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人才培养,现代学徒制等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下设信息工程系,汽车工程系,形象设计系,文化艺术系,营养膳食系,智能制造系,公共事务系,药物系,经济管理系等9个专业系。 学校坚持"环境育人,关爱育人,质量育人"的办学理念,建立了一支专家学者组成的管理团队,管理科学规范,师资队伍优秀,具有高职称,高技能的教师一大批,专业教师均能胜任"一体化教学"。 学校坚持以德育为首,全面推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用文化经营特色学校,全方位提升教学育人质量,培养学生成为德艺双馨的有用之才,为将我校建设成为全国重点中职强校,实现"中职名校,就业名校"的目标而努力。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升学愿望,实行中高职升学无缝衔接。学校与省内外多所高等学府,高职院校开展联合办学,为学生提供多元化入读高校的平台,使入读本校有志读大学的同学,实现中专一大专一本科的学历提升。 学校学生就业安置办经对企业二十多年的了解,筛选出一大批工作环境好,工资福利高的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完善了就业保障体系,实现了按企业需求进行订单式培养,毕业生供不应求,就业率达98.5%以上。
-
肇庆市四会中等专业学校肇庆市四会中等专业学校(简称“四会中专”)创办于1987年,1996年6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四会中专”,2005年1月晋升为省级重点中职学校,2006年6月与四会市广播电视大学、四会市教师进修学校合并,资源共享,全面推行以中职教育为龙头、集成人远程教育、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和社区教育于一体的职业与成人教育。 学校位于东城街道龙凤路68号,校园面积162亩,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2009年以来,市政府投入5000多万元新建教学用房4万多平方米,教学设备总值2700万元;开设有电子技术应用(物联网智能家居方向)、机电技术应用、汽车运用及维修、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与管理、计算机应用、会计、学前教育等专业,其中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是省级重点建设专业,学前教育专业在省教育厅办学资格评审中第一批获得通过,电子商务是肇庆市重点建设专业;多年来,办学规模稳定,在校生数保持约3000人,各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教职工人数200多人,其中研究生学历28人,中高级职称149人,“双师型”教师121人。 学校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以“德技双馨、出彩人生”为办学理念,以“天天进步、人人成才”为育人理念,培养一专多能终身发展和自主创业技能人才。学校融合了传统文化、企业文化、廉洁文化等多种元素,建设具有本校特色的“厚德”教育文化,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多年办学积累,办学成果获得了社会各界和广大家长的关注和肯定,2004年8月被评定为“广东省首批骨干示范中等职业学校建设项目学校”,同年8月被国家科技部确定为全国第一批国家星火计划农民科技培训星火学校;2006年9月被评为肇庆市“教书育人先进集体”;2006至2012参加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连续七年获得优秀组织奖;2010年获肇庆市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先进集体称号;2014年9月被评为四会市“教书育人”先进集体,2016年被广东省成人教育协会评为“先进集体”,2018年被评为四会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先进单位”、同年9月被评为四会市教书育人“先进集体”,2019年再次被评为四会市教书育人“先进集体”,同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 目前,四会中专正进一步完善各项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强化内涵建设,突出办学特色,践行办学理念,坚守办学宗旨,为创建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而努力。
-
清远市职业技术学校清远市职业技术学校座落在清远市区美丽的花尖山下,二渡河畔,位于清新区最繁华的滨江路,学校创办于1983年8月23日,是清远历史最为悠久的公办市属中职学校之一,是教育部认定的全省36所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示范学校之一,是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广东省成人教育先进集体。 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秉承“德能致远,求实创新”的校训,传承“艰苦奋斗,敬业爱岗,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励志”精神,坚持“职业点亮人生,创造成就出彩”的办学理念,“立足清远,融入大湾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办学定位,以“办高水平学校,育高质量人才”为办学目标,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清远的职业教育,经济社会发展写下了奋进之笔。 学校从小农场变成了颇具规模的现代化中等职业学校,占地面积61188m2,建筑面积65604m2,建有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实训中心1个,校企共建“华南电梯实训基地”1个,6个校内实训基地,实训场室79间,实训设备5300多台(套)。有专任教师数233人,硕士(研究生)25人,高级职称51人,“双师型”教师123人,师资力量雄厚。 学校以打造电梯安装与维修保养,旅游服务与管理两个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汽车运用与维修一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为目标,开设了汽车运用与维修,新能源汽车,汽车整车与配件营销,电梯设备安装与维修,应急管理与减灾技术,安全技术管理,机电技术应用,无人机应用,数控技术应用,模具制造技术(3D打印方向),软件服务与信息,计算机网络技术,旅游服务与管理,计算机平面设计,电子商务,会计电算化,物流服务与管理等18个专业,在校生3403人。 学校不断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大力推行“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等人才培养模式,与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日立(深圳)电梯有限公司,北京华唐中科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长期合作,开设“上海三菱”“中德诺浩”等冠名班。与清远市汽车维修行业协会紧密合作,建有汽车专业产教融合创新基地等“校中厂”实训基地2个,实现上课如上岗。 学校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青年的希望:“要励志,立鸿鹄志,做奋斗者”,深挖学校荔枝园文化底蕴,打造“励志”德育品牌教育,积极推动“励志”特色班级建设,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与专业技能,使学生成长为具有“三德三能”的“励志”中职生。 学校是清远市第九技能鉴定所,广东省渔业中级船员,清远市特种作业工等工种技能培训中心,每年面向社会开展特种作业,特种设备,企业困难职工技能培训等20个项目的技能培训服务,通过开办对外培训班和送教下乡活动,为本地区企业转型,精准扶贫,乡村振兴,为清远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进入新时代,学校传承“清远经验”改革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立足区域,放眼国际,勇于探索,敢于实践,以清远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北部生态保护区,广清一体化发展为契机,不断加快“入珠融湾”步伐,努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在从职教大校崛起到向职教强校迈进的征程中书写新时代清远市职业技术学校的辉煌篇章。 学校的昨天已经写在了清远职业教育的史册上,学校的今天正在全体市职人手中创造,学校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学校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忘坚持立德树人的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做新时代的职教追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