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份:
专业分类:
特色:
-
北京市园林学校北京市园林学校始建于1951年,中专办学始于1984年。目前行政上隶属于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业务上受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指导,是一所行业办学特色鲜明的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学校一校四址,总占地面积74954平方米。主校区位于北京市房山区良乡镇,另有依托行业建设的三个专类实训校区,分别位于北京植物园种苗中心、北京动物园十三陵动物繁育基地、颐和园耕织图景区。学校坚持学历教育、行业培训、社会服务多元并举的发展格局。学校开设园林技术、园林绿化、宠物养护与经营、古建筑修缮、花艺设计与制作、文物保护技术、旅游服务与管理、会展服务与管理、导游服务九个中等学历教育专业,以及园林技术(3+2)、园林绿化(3+2)、旅游服务与管理(3+2)、宠物养护与经营(3+2)、古建筑修缮(3+2)、花艺设计与制作(3+2)、会展服务与管理(3+2)七个中高学段衔接专业。其中园林技术专业被评为全国林业职业院校重点专业,入选第二批北京市职业院校特色高水平骨干专业及工程师学院建设名单。职业培训围绕公园系统职工、园林绿化从业人员需求开展自主评价、菜单服务,是北京市职工继续教育基地;同时学校响应市教委、市科委政策,打造优质科普基地和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 学校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秉承“修德强技,树木树人”的校训精神,坚持“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理念,将素质教育与技能培养相结合,将德育活动与学生心理成长需求相适应,将职业能力培养与行业发展相融合,搭建了以行业为背景的大德育平台。 学校在编教职工102人,其中专任教师66人,硕士以上学历占比32%,高级职称占比24%。 学校依托行业建立由技术能手、专家组成的100余人的兼职教师库,切实形成了一支专兼结合、理论扎实、技能过硬、结构合理、一专多能的教师队伍。 建校70年来,为中央警卫局等中直机关;天坛公园等市属公园;北京市各区属园林绿化局、风景名胜区;北京市花木公司等龙头绿化企业;钓鱼台国宾馆等优质服务企业;美联动物医院等企事业单位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毕业生。
-
厦门市翔安职业技术学校学校原属创办于1985年的同安第十五中学(后更名为厦门市马巷中学),1998年升格为职业高中兼办初中,2006年以“厦门市马巷职业技术学校”名称独立办学,2008年取得独立法人资格,2009年更名为“厦门市翔安职业技术学校”至今,是翔安区唯一的公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015年7月,翔安区与厦门市教育局签署合作办学协议,委托厦门工商旅游学校管理翔安职校,加挂“厦门工商旅游学校翔安分校”的牌子。学校自办学以来,已为社会培养了数以千计的各类实用型人才。学校是教育部第二批国防教育特色校、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达标校、福建省首批省级平安校园、福建省第三批“1+X”证书试点学校,是厦门市第二届文明校园、厦门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厦门市宪法教育基地校、第二批厦门市依法治校示范校、厦门市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厦门市首批现代学校制度示范学校创建校、厦门市首批现代学校制度示范学校、厦门市示范家长学校、厦门市垃圾分类示范学校,是翔安区城乡共建先进单位、翔安区先进党组织、翔安区教育系统先进党组织。 学校现有校区地处厦门市翔安新店文教园区,占地面积80亩,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环境优美。现开设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动漫、旅游服务与管理、物流服务与管理、建筑装饰、建筑工程施工、数控技术应用、汽车维修、工艺美术、电子商务、幼儿保育等11个专业。先后建立了数控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汽车应用与维修、物流、建筑装饰、旅游管理与服务、幼儿保育、电子商务等8个实训基地。实训设备总值 648 万元。学校现有37个教学班,在校生达1885人。现有教职工129人,专任教师 105 人,研究生学历5人,其中正高级讲师1人,高级讲师11人,讲师 8 人,“双师”型教师6人。省级劳模2人,市级名师1人,区级及以上骨干教师7人。 近年来,学校强化内部管理,重视内涵建设,全校师生群策群力,同心同德,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
海南省工业学校海南省工业学校原在海南中部五指山市办学。1986年2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由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公交干校和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农机学校合并而成,开展成人学历教育,隶属于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经济委员会。当时,学校名为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工交职工中专学校。1988年9月,经海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工交职工中专学校更名为海南省工业职工中专学校,隶属海南省工业厅。1989年6月,经海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海南省工业职工中专学校更名为海南工业中等专业学校,开始开展普通中专学历教育。1999年7月,学校由海南省工业厅划归海南省教育厅管理。2007年5月,经海南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学校由海南省工业中等专业学校更名为海南省工业学校。 建校伊始,学校教学设施设备简陋,在校生不足200人,固定资产不足100万元,是海南一所名副其实的差校。然而,在艰苦的条件面前,工校人不等不靠,凭着对职业教育的一片忠诚,精诚团结,艰苦创业,不断开创学校发展新局面、取得学校发展新突破。1998年6月学校以评估最高分被海南省人民政府列为海南省首批重点中专学校,并于2001年3月,被国家教育部评为海南省首批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2011年10月,学校更是被国家教育部列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建设校,开始了全面建设国家中职示范校的征程。 校园一角 2007年12月,省委、省政府为了解决地理位置、区域交通不便等制约我校发展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我校作为海南优质职教资源的辐射作用,经省长办公会议讨论决定,在海南省塔岭工业园区建设我校新校区。新校区占地300亩,整体规划、政府投入、分期建设。2008年4月新校区建设工程正式启动。2009年6月,包括教学大楼、实训大楼、学生公寓楼、学生食堂、教师周转房、部分体育场地在内的一期工程全面完工。同年,8月26日,第一批师生近2000人进驻新校区,由此形成了我校五指山和定安两地办学格局。2012年5月24日,按照《海南省教育厅关于整合五指山地区省教育厅直属中等职业教育资源的方案》要求,学校从五指山整体搬迁至新校区办学,就此结束了我校两地办学的格局,也翻开了我校发展的新篇章。 学校的快速发展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省委书记罗保铭曾两次到我校视察,赞誉我校为“响当当的职教品牌”、“五指山里飞出的金凤凰”。 学校始终沿着“立足海南办职教,办好职教为海南”的办学方向,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主线,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始终坚持以“培养敢于担当的海南人”为目标导向,立德树人,注重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注重对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从小做起,培养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从我做起,培养吃苦耐劳的责任品质”;“从严做起,培养建设宝岛的责任能力”;“从善做起,培养海纳百川的责任情怀”。校园快乐学习生活在此过程中,学校全面推行企业化管理和准军事化管理,为保证教育成效、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提供切实保障。 学校拥有“国家数控技术应用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国家电工电子自动化实训基地”、“国家汽车运用与维修实训基地”三个国家级实训基地,教育教学设施完备先进,为学生学习技术、掌握技能提供了优越的条件。经过20多年的发展,学校办学的社会声誉与日俱增,先后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海南省文明单位”、“海南省安全文明示范校”等荣誉称号。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表现突出,深受企业欢迎,是我省大中企业储备人才和用人的首选,历届毕业生供不应求,从2007年起,学校一直被评为海南省中专学校就有工作优秀单位。学校始终坚持“教育一致性”原则,践行“二优承诺”: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让学生接受优良教育。这是我校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永恒承诺,也是我校承担的社会责任。
-
海南省海口旅游职业学校海口旅游职业学校于1993年由海口市教育局和北京市西城区教育局联合创办,是海口市直属公办的一所综合性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占地面积225亩,建有40多间设备先进、配套齐全的专业实训室。开设有航空服务(与VIP服务)、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西餐烹饪、旅游外语、导游服务、会计、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美发与形象设计、商品经营等专业,学生3300多人,教职工220人。学校与海南师范大学联办“3+4”本科班,还分别与海南职业技术学院、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联办“3+2”大专班,构建了以中职教育为主、中高职“3+2”和中职本科“3+4”衔接(与本科及高职院校衔接)的多层次办学格局。 学校创办以来,牢固树立“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不断加强软硬件建设,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办学效益显著。学校是海南省一级示范校、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高中、全国百所德育科研名校、全国德育“十五”课题研究先进校、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百所德育示范校、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五好基层关工委先进集体,全国五四红旗团委、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教学成果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创校之初,学校就加入北京市西城区旅游职业教育集团,是集团成员校。学校充分发挥国家级重点校、国家级示范校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在全国首创“三段式”办学模式,于1998年起先后与海南省9个市县联合办学,为贫困市县培养了近5000名毕业生。2008年,学校牵头组建了海南旅游职业教育集团,是集团龙头校,与省内外近40家著名企业保持稳固的教学、实习、就业等合作关系,已为社会各行各业输送了近2万5千名毕业生,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7%以上,重点专业100%,供不应求,连续被评为海南省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单位”;培训企业员工4万多人次,近3万人次获得不同种类职业资格证书,先后被评为海南省“先进民工组织机构”、海口市“先进社会力量培训机构”。 学校将致力于高起点定位、高目标发展、高标准配置、高质量师资、高效率运作、高水平服务,努力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旅游教育的航母,为国际旅游岛建设培养更多更好的实用型技能人才。
-
河南省新闻出版学校河南省新闻出版学校于1987年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隶属于河南省广播电视局,是河南省唯一一所集普通中专、职业中专、技术培训、高等函授教育为一体的公办新闻出版类专业学校。 先进的教学设施学校位于郑州市清华园路,学习环境优雅,办学条件完善,教学设施齐全。学校配备有完整的印前、印制设备和计算机实习机房。全新的教学大楼、实训大楼、计算机室、大屏幕室、实习书店、实习工厂、图书馆、阅览室、学生公寓、餐厅和学生活动中心等教学、生活设施为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学生生活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学校在职教师队伍中高级职称占30%,中级职称占40%;有多名全国优秀教师、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50%以上是双师型教师。 行业优势突出出版行业是名副其实的朝阳行业。目前,河南省有12家出版社,4家光盘复制企业,4家电子音像出版社,123家报纸,242家期刊,近8000家印刷企业和1000多家发行网点,这些单位和企业既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提供了较好的实训实习场地,也为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 学生管理工作独具特色学校对学生实行半军事化封闭式管理,并安装电子监控系统,专职教师24小时进行管理和值班。各种学生社团组织和兴趣小组使学生的第二课堂丰富多彩。 完善的就业保障服务学校坚持“以就业促发展”为办学宗旨,走良性可持续发展之路。与全国100多家大型印刷、物流、发行企业建立了稳定的人才供求关系,并实施订单培养。由于出版行业是朝阳行业,毕业生供不应求,学生就业岗位环境优良,工资待遇高,职业生涯长久稳定。同时以“扶上马,送一程”的就业安置理念,实施就业跟踪服务,解决学生家长的后顾之忧。学校为学生设计了不同的就业与升学通道。积极推荐对口升学;我校设有北京印刷学院函授站,学校在校期间学习成人大专课程,实行中专、大专套读,取得中专大专双文凭。我校和河南省商业高等专科学校联合开办“3+2”大专班,学生在我校学习三年后,再到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学习两年,取得普通高校大专文凭。
-
青岛旅游学校1958年山东省青岛第29中学(青岛旅游学校前身)建校,1978年伴随着改革开放,学校获得了飞跃式的发展:1980年起兼收职业高中学生,步入职业教育领域。 1986年起招收宾馆服务学生,明确了培养旅游服务人才的方向;1994年正式更名为青岛旅游学校,步入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快速路;2001年被确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学校开设了旅游服务与管理、航空服务、旅游日语、旅游英语、国际商务、商务日语、商务韩语、涉外旅游,留日预科班等10余个专业,包含职业中专,三·二连读。共48个教学班,2058名在校生,175名教职员工,是一所国际化、现代化的旅游特色职业学校,为青岛市的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外向型、复合型专业人才。面向国际,引领学生境外发展面向市场,实现学生高质量就业 十余年来,青岛旅游学校始终坚持外向型办学策略,形成了明确的目标和突出的特色。
-
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德应用技术学校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德应用技术学校现占地161亩,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在校生3000余人,在职学历培训学员1617人,年培训职工人数达1500人。 学校现有智能制造、交通物流、智慧物联、社会服务、商务外语五个专业群,16个专业,其中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为山东省品牌专业。有“工业机器人人才培养中心”和“中德智能制造技艺技能人才培养平台”两个省级技艺技能传承平台。专业的发展带动了教师和学生的能力提升,近几年取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奖11个。2016、2017连续两年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先后创建为国家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山东省优质特色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工程项目学校、青岛市品牌职业院校建设学校。 学校坚持 “中德合作引领,校企融合支撑,智慧校园保障,中高职一体化发展”的办学理念,利用中德合作改造专业标准与课程,培训教师,训练学生;通过与企业共建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搭建“双元三地”教学模式改革的平台,支撑学生关键能力培养;充分结合人工智能新技术,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保障体系,转变教育教学模式,将传统线下教学转变为线上线下相结合,打破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使教学资源得以高效配置;瞄准中高职一体化,构建新型学习共同体,开展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服务新区新旧动能转换。 学校倾力打造“青岛-汉斯·赛德尔基金会职业能力发展中心”、“德国专家(青岛)流动工作站”、“青岛西海岸中德产教联盟”中德职教合作3大平台,引领学校特色化内涵发展。合作已涵盖师资培训、专业共建、课程共享、国际认证、技能交流5大领域。目前开展的中德合作项目有6个:一是德国专家授课的双元制培训班(每年3--5期),为青岛职教深层次改革提供支持;二是与德国EBG养老集团合作共建养老护理专业,实现了德国本土化的“双元制”学徒培养;三是德国BFE机电专业网络课程汉化实验,将实现中德学生在线同步同课程教学;四是通过中德友好城市建立的机电、数控德国证书班,直接使用德国考核评价机制和质量认证体系;五是已经进行了7年的中德青年学生企业实践项目,由初期的文化体验、顶岗实习,逐步形成了现在的两国学生共同设计、实施项目,融合了技能训练,国际技能赛事对抗等交流模式。六是歌德学院PASCH项目,为学生创造更多德语学习以及中德交流机会。 学校作为青岛市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建设有机电、数控、物流、汽车、信息技术等8个校外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形成学校独有的“1+1+N校企合作模式”(1个专业+1个共建共享的生产性实训基地+N个合作企业),并在全市职业院校推广。2019年6月学校在区局主导下成立青岛西海岸中德产教联盟,在联盟框架下,校、企、城深度融合,实施“院校+双跨培训中心+企业”的“双元三地”新型双元制育人模式。 学校倡导“三全四成”德育模式,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实现立德树人目标。 学校积极探索长学制办学,与青岛职业技术学院、莱茵科斯特智能科技(青岛)有限公司三方共建中德学院开展五年贯通培养。引入德国代根多夫大学全面实践德国标准本土化,今年已经实现12个专业中高职一体化发展,明年将实现16个专业中高职一体化发展。 学生通过职教高考、中高职一体化、德日韩留学进入高等(高职)学校学习深造,每年向社会输出高端技能技术人才千余名,服务新区发展。在全市组织的技能质量监测中,我校数控、会计、机电专业学生的技能水平位居前三名,近年来累计取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奖8个、银奖14个、铜奖5个。 未来,一所极具青岛特色,彰显新区风采的高端培养应用技术人才的现代化职业学校将屹立于青岛西海岸。
-
潍坊市工业学校潍坊市工业学校、昌邑市职教中心是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学校位于三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发展区)交汇的山东省昌邑市院校中街329号,是一所集人文化、园林化和低碳环保理念于一体的现代化学校。校园占地200亩,校舍建筑面积10.69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346人,其中专任教师288人。学校设有机电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数控加工技术、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及应用、会计、市场营销、学前教育、国防教育、化学工艺、园林绿化、环境卫生管理等十六个专业,在校生3300多人。 学校坚持“立足三区、服务发展、德能并重、促进就业”的办学指导思想,确立了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为重点的技能培养模式,实施了“集团化建设工程”、“实训基地工程”、“优质就业工程”等七大工程,形成了“学校和企业一体化、教师和师傅一体化、教室和车间一体化、学生和员工一体化”的办学特色,已为社会培养了三万多名合格的实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学校现拥有机械加工中心、汽车维修中心、计算机中心、电工实验室、电子实验室、生化实验室、财会模拟室、舞蹈训练室、电子装配间等与专业相配套的实验室、功能教室等实训场所,实训设备总价值1503万元;建有教学闭路电视网、校园网、办公网及多媒体教室等现代化教学设施。 学校是国家教育部认定的“中国东西部合作办学教育顾问单位”。多年来,与陕西、山西、甘肃省、青海等西部省份开展合作办学,已为西部培养学生2000多人,为中国东西部教育、文化、经济的交流做出了突出贡献。为了拓宽办学领域,学校还先后与济南铁道职业学院联办三、二连读大专班,与潍坊技师学院联办成立昌邑分院,与韩国、乌克兰等国家的知名大学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建立师生互访、资源共享制度,开辟了学生出国留学的绿色通道。 学校与北京、深圳、青岛、潍坊等十几个省市建立了通畅的就业安置网络,通过“校企联合”、“校校联合”等方式建立了“订单式”人才培养关系,是海尔集团、北汽福田集团、澳柯玛集团、浩信集团、同大集团、全福元商业集团等三十多家企业集团的“绿色人才培养基地”和“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每届毕业生的就业率达98%以上。学校先后荣获“省部级重点职业学校”、“山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全国科研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面对职业教育新的发展机遇,学校将依据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积极探索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弘扬“文明、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齐心协力,共谋发展,以创建“全省职业教育示范校”为目标,不断强内部管理,突出办学特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服务“三区”建设,培养更多优秀的专家型、技能型人才而不懈努力!
-
上海市航空服务学校上海市航空服务学校位于浦东新区国际旅游度假区,毗邻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China(Shanghai)PilotFreeTradeZone)、浦东国际机场、大飞机项目总装基地,是上海市文明单位、国家级重点中职校、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特色示范校、上海市中小学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职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工作先进集体。 学校现有三个校区,近3000名学生,168名教职员工。学校坚持“依托航企、服务社会”的办学策略,紧紧抓住民航业发展和上海航空枢纽港建设的契机,形成了航空服务(空中乘务、空港服务、民航安检方向、航空会展)、民航运输(货运)、航空机电技术应用等三大专业群,其中航空服务与航空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被列为上海市精品特色专业。在政府和航空企业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建有全国首家“上海市航空服务开放实训中心”和中国商飞高技能人才培养实训基地,独立承担了上海市“国际水平的职业教育航空服务专业教学标准”的开发,是一所专注孕育航空产业人才的专业学校,学校专业的课程、专业的师资、专业的设施、专业的教材、专业的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既能保证专业教学的需要,同时又能满足社会培训和航空企业员工培训的需求。学生综合素质好、业务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目前,学校已成为上海市航空服务类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实训中心建设、专业教学标准开发、教材建设、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形成了学校航空服务专业独特的优势。
-
上海工商信息学校上海工商信息学校创办于1985年,占地面积155亩,建筑面积78591平方米。建设有实训基地14067平米,实训中心6个,校内实训室66个。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21人,其中中高级职称教师190人,“双师型”教师94人,技师、高级技师28人,市名师、名校长培养后备人选3名,区名优教师43人,25位教师获得硕士学位证书。 学校分设三个办学实体,14个专业:商贸旅游专业部面向财经商贸、旅游服务和烹饪园艺类,机电信息专业部面向机械制造类、电子信息类,培训部主要面向社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构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职业培训并举的办学格局。学校从2014年开始中本中高贯通专业的试点培养工作,现已开设飞机机电设备维修、计算机应用技术、数控技术、飞机电子设备维修、国际商务五个中高贯通专业和一个机械工程中本贯通专业。 学校全面实践“服务社会、面向市场、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思想,秉承“上善若水,知恩报恩”的校训和“志存高远,携手辉煌”的团队精神,围绕“信心的有效建立、责任的有效养成、技能的有效生成和知识的有效建构”的培养目标,在传承中创新,不断突破瓶颈,推进内涵建设。 学校提出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任务引领的“跟单”教学模式,并逐步形成“跟单”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适应企业和社会需求;在“满足学生多元需求,促进学生多元发展”原则下,构建由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个性发展课程组成的多元课程结构,使得课堂充满生机,校园充满欢乐;深化校企合作机制,向行业及企业输出生产、咨询、技术服务项目,成为上海周边多家知名大型企业的合作伙伴;致力于打造“青藤”学校文化,以“平凡,但绝不平庸”为核心精神,以课程为主渠道、课堂为主阵地、氛围为主策略,使青藤励志,文化化人。 学校每年向社会输送近千名具有良好人文、职业素养,具有较强实践操作能力的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7%以上。历年来,学校在各类市级技术技能鉴定、“星光计划”职业技能大赛、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三校生”高考中名列全市中职校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