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份:
专业分类:
特色:
-
山西省城乡建设学校山西省城乡建设学校成立于1986年,隶属于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业务工作接受山西省教育厅检查和指导,属于全日制公办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是全省唯一一所集普通中等职业教育、成人高等函授教育、行业职前职后培训、技能鉴定为一体的城乡建设类中等职业学校。 学校占地100余亩,现有两个校区,东校区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红沟南街13号,北校区坐落在景色怡人的汾河之滨(太原市尖草坪区汾泉路3号)。校园规划布局合理,建设功能齐全,各类用房搭配比例合理,达到国家规定安全标准,土地的利用率100%。能够满足教师和学生办公、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住宿、就餐、图书借阅和文体活动等教学使用要求。建有建筑技术、建筑设备安装两个国家级实训基地和楼宇智能化设备安装与运行、工程造价、园林技术3个省级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23个,设备总值1800余万元。设有校办公室(党务办公室)、财务科、教务科、招生就业科、学生管理科(团委)、基础部、建工部、城建部、实训中心、后勤服务中心、继续教育部和鉴定所12个科室。 ●办学理念先进,办学特色鲜明 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牢固树立“以德树人,以技育才”的办学理念,坚持“立足行业,面向社会,服务企业,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办学思路,科学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深化改革、开拓创新,形成了“坚持德育为先,重视技能培养,凸显校企合作,管理科学规范,服务行业发展”的办学特色。 ●紧跟产业调整专业,品牌优势明显 根据“学校围着市场转,专业围着产业转,人才培养围着需求转”的原则,围绕城乡建设行业发展的需求,定期进行专业调研和专题论证,发挥校企合作委员会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重要作用,形成了“紧跟行业发展需求,深入做好市场调研,科学论证,长短结合,抓好配套,建好队伍”的专业建设机制,不断对专业设置、培养规格和专业教学计划进行动态调整,制定科学合理的调整方案,推进和带动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工作。形成了以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为龙头,以工程造价、园林技术、工程测量等专业为重点,以建筑设备安装、建筑装饰、楼宇智能化等专业为补充的专业体系,其中建筑工程施工、工程造价和工程测量3个专业是省级“示范专业”,在校生达到4300余人,连续5年毕业生双证率达100%,就业率达98%以上。近3年,学生在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奖34个;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奖16个;学生在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中,共获得省级奖项215个;国家级奖项29个。 ●师资队伍德技双馨,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学校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工作。通过校级、省级、国家级培养、培训等方式以及出国研修、企业挂职等途径,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教师培养,锻造了一支师德师风良好、专业素质过硬、教学理念先进、适应教改需要、综合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现有专兼职教师25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53人,双师型教师101人,占专任专业课教师80%以上。有赴德国进修教师5人,专业带头人10名,骨干教师31名。其中省级“职教名师”3人,省级专业带头人4名,省级骨干教师4名。 ●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与山西省宏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太原市建一公司、太原市安装公司、山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山西省勘察设计研究院、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山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山西万兴造价咨询有限公司等36个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建立了双向基地建设、双向人才培养、双向资源共享、双向人员流动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共同培养”的联动机制,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10个、专业课程体系10个、教学改革方案5个,完成了学生顶岗实习、教师企业挂职、企业专家任课等任务,实现了校企资源共享,校企双赢。 ●坚持德育为先,优化育人环境 学校坚持德育为先,实施了德育创新工程,建立了德育工作队伍体系、德育课程体系、德育网络体系,结合学校德育工作规划和年度德育工作计划,实行了“横向到科、纵向到人”的德育工作目标责任制,在全校树立了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理念。学校坚持创新德育工作内容,对学生开展“养成教育”、“成功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不同形式的德育活动,完善了“学生自主发展”的德育模式。 学校加大了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管理和投入,根据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方案》,加强校园布局调整和制度建设,营造积极的舆论氛围,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把校园建成了师生“成长的乐园、进步的学园、温馨的家园”,充分发挥了“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教书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功能。 ●积极开展职业培训,有效发挥社会服务功能 学校是山西城建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和山西省建设职业技能岗位鉴定站,本着“服务社会、服务企业、服务劳动者”的宗旨,采用送教上门的方式,深入企业、深入工地,为社会、企业和学员做好服务,为地方经济建设培训鉴定了大批专门人才。累计完成培训鉴定30余万人次,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推行质量管理体系,管理科学规范 学校推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了管理制度体系,教学和管理工作科学、规范、有序。学校实行全员聘用制和岗位工资制,确定了“以事定岗、以岗定人,岗酬挂钩、易岗易酬”的用人模式,实行人岗相宜的干部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激励了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增强了干部和教职工的事业心和责任意识,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多年的发展中,学校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办学特色日益鲜明,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在服务山西城乡建设事业方面具备了引领和示范作用。先后获得了全国建设教育先进单位、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中国建筑业协会优秀项目经理培训单位、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省五一劳动奖状、省教育资助先进单位、省直“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党风廉政建设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连续5年承办山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建筑技术技能大赛,获得“山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组织奖”和“山西省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优秀组织奖”。 在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进程中,学校将继续改革创新,奋勇开拓,积极先试先行,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为山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
辽宁特殊教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专部)辽宁特殊教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前身为1995年建校的辽宁省残疾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012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辽宁特殊教育职业学院,2013年3月经省政府批准,成立辽宁特殊教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我省高等特殊教育独立院校。省教育厅批准实行“3+2”高职专业单独招生、单独考试、单独录取,3年制高职专业与辽宁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联合办学。作为省政府重点民生工程的新校区位于沈阳市东陵区,现代化的校园,完善的教学设备,全国领先的无障碍设施,为学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形成了艺术、医学、电子商务、特殊教育等多学科相互支撑,三年制、五年制高职专科、一年制、三年制中专教育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残疾人职业院校之一。 学校以“大爱育人,尊严生活、体面工作”为办学理念,以“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生存”为教育目标,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教学与就业需求的零对接,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水平。学生先后在全国残联系统职业技能竞赛、全国聋人大中专学生美术展、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比赛、辽宁省第四届、第五届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辽宁省第二届创业计划大赛中纷获大奖。学校曾获得“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单位”、“辽宁省特殊教育系统先进单位”、“沈阳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辽宁省主要领导张文岳、陈政高、许卫国、陈超英多次到校视察,充分肯定了学校的办学成果。
-
辽宁师范大学附属中专辽宁师范大学附属中专始建于1984年5月,座落于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辽宁师范大学校园内,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在大学校园内办学的一所中等职业学校。1995年学校凭借教学、管理、科研等多方面优势被列为首批省级重点学校。建校三十年来,我校曾多次获评省、市级先进单位、示范学校、十佳名校、文明学校、德育工作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成功的办学经验也多次被人民日报市场报、中国青年报、辽宁日报、大连日报、大连电视台等媒体竞相报道。 学校现有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7项。其面向初中毕业生的专业有:学前教育(双语幼师)、旅游服务与管理、会计、商务英语、法律事务(司法文秘)、计算机应用、国际商务、商务韩语(韩国留学)、商务日语(日本留学)共9个专业。面向高中或中专毕业生的专业有学前教育、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旅游服务与管理3个专业。此外,辽师大留学中心在我校设立韩国留学语言预科班,学生通过国内一学期语言学习后即可赴韩留学,保证录取到韩国东新大学本科就读。
-
新宾满族自治县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新宾满族自治县满族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始建于1984年,原全国政协副主席爱心觉罗浦杰为学校名誉校长。2005年被辽宁省教育厅认定为首批标准化职业中专。 学校占地50亩,建筑面积12700平方米,有教学楼一座,学生宿舍楼两座,多功能报告厅一座,学生食堂可容纳1500人就餐。 学校现开设农学、财会、计算机维护及应用、旅游服务与管理、饭店服务与管理、学前教育、焊接、机械加工、化工等9个专业。与各专业配套的实习实训室有:解剖室、病理室、标本室、财会模拟室、客房操作室、餐饮操作室、舞蹈室、琴室、画室和多媒体语音室。此外,计算机专业配有171台师生用机。形成配置合理的局域网。并用光纤连接,不仅能满足计算机专业教学的需要,还能为会计电算化提供较好的实训条件。学校还安装了闭路电视教学系统,实现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学校现有教职工71人,授课教师均为本科以上毕业生和行业专业技术人才。具有中高级职称的38人,省市级骨干教师16人,双师型教师12人。全校22个教学班,全日制在校生106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