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份:
专业分类:
特色:
-
平度扬帆职业学校平度扬帆职业学校坐落在青岛市北部美丽的大沽河畔,地处平度市南村镇。学校是平度市根据青岛市“十三五”规划的总体部署,结合平度市“十三五”规划要求,依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于2019年6月经过上级主管部门批准设立。 学校目前占地80多亩,待建用地120亩,学校现有校企合作定向班学生5000多人,教职员工180多名。学校教学、办公、生活服务、文体娱乐设施等配套完善齐全,教学实训设备性能先进。 学校积累了十几年的校企合作办学经验,多年以来,学校依托海信南村家电产业园区,依托海信集团,为海信及其园区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岗前培训等教育教学工作。 2008年以来,学校响应国家“校企合作”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号召,与海信科龙集团进行联合办学,采用校企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共同培养定向海信科龙集团就业的复合型高技能技术人才。为企业招收培养了大批高技能应用人才,受到来自用人单位及学生家长等各方面的社会好评。作为国内唯一一所与海信科龙集团联合办学、共建校区的学校,我校在本地及国内众多生源地区取得了良好的公信度和知名度。同时学校与山东工业技师学院达成合作,招收的学生的学籍属于山东工业技师学院(隶属于山东省人社厅),为学业期满考试成绩合格的学生办理学院毕业证书和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学校常年开设机电一体化、电子技术应用、空调制冷与维修、计算机多媒体等十多个专业,面向海信集团就业。为了增强同学们的就业竞争力和转岗延展力,学校非常注重学生实用技能的培养,注重学生自主竞争力的提升。为此,学校大力推进“高技能+大专学历”的双证教育,让同学们既能考取高级技工、预备技师等职业资格证书,有一技之长,又能考取大专等以上学历,从而让同学们有了更多的就业和学习进修机会,为顺利地真正的走向社会打好了基础。 我校也一直与国内外大中专院校、企业进行教育培训合作,积累了丰富的职业技术教育办学经验。历年来学校生源不断增长,学校逐步向人才培养的深层、高层发展。 近几年随着企业用人及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不断需求,学校生源规模在逐步扩大,2016年以来年招生人数1500人以上,2018年以来年招生人数2000人以上。学校的发展也吸引了众多用人单位的青睐,以海信为主的各大企业纷纷与我校建立合作,构筑人才培养供应的长效机制,形成良好的循环。 国家高度重视制造业的发展,高度重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国家及地方政府正积极推进利惠制造业发展的系列政策,良好的政策环境,大力推动企业的发展,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各大制造企业用人的需求,广大学生求学成材的需求,为学校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学校发展前景广阔。目前,学校正加大投入,征地扩建,完善配置,提升办学品质,提高办学效益。 青岛市机电制造类企业众多,特别是像海信、海尔等国内外知名大型企业,技能型产业人才缺口很大。平度作为全省唯一的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加速打造青岛北部先进制造业基地、山东半岛陆港物流集散地、山水田园休闲体验旅游胜地、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目前,平度市已经启动南村镇10平方公里临空经济北区核心区基础设施配套,拼力打造国内一流智能家电制造基地和临空产业发展示范区。未来区域内将需要大量机电设备、电器制造等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及物流、商务、企业运营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如都市经济、现代物流、旅游养生、现代金融等产业技能人才,需求机电、制冷、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办公室文员等专业技能适用型人才。 针对本地区人才需求旺盛的发展趋势,学校在继续深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办学的同时,开设高考专业,让学生通过专业学习,参加“文化素质+职业技能”春季高考,进入高等院校进一步学习深造。 山东省确定从2022年起,春季高考统一考试招生报考人员为中等职业教育应届毕业生,社会人员报考应取得高中阶段教育毕业证书或具有同等学力。春季高考成为技术技能人才选拔的主渠道,为职业院校学生提供更多升入应用型本科高校机会。 我校的高考升学班,成为学生升学成才新通道,为未来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及用人需求源源不断输送优质生源。
-
青岛电子学校青岛电子学校始建于1970年,前身为山东省青岛市第三十二中学,1980年改办职业教育。她坐落于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是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现有教职工228人,学生2600余人。分市南、市北、李沧三个校区,分别位于市南区新昌路36号、市北区台东一路118号、李沧区兴华路18号。学校占地面积46516平方米,建筑面积41906.29平方米。学校以“修身、砺志、笃学、践行”为校训,形成“炼技能专长,成行家里手”的办学特色。 学校拥有一流的师资,教职工200余人中有硕士研究生30人,拥有省市优秀教师、省市教学能手、省市德育先进、市青年教师优秀专业人才等称号者近70人。学校拥有一流的实训设备,近五年来累计投入巨资充实学校实训设施,建有各种实验室43个,其中3D打印实验室为全国中职教育首创。 学校精心培养技能型人才,搭建起“3+4”分段培养、3+3+2中日硕士、“3+4”中加国际本科、普职融通、“三二”连读大专、五年制贯通、职专七个学历平台,拥有计算机、电子、电气三个大的专业集群。计算机专业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中等职业教育首批示范专业,数字媒体技术、电气技术专业被评为山东省品牌专业,计算机应用、数字媒体技术、电气技术、3D立体设计与打印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被评为青岛市骨干专业。学校高质量建设智慧云校园、云课堂,搭建精品课网络平台,数字化校园。 青岛电子学校的计算机及应用专业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首批示范专业;电子技术应用、电气技术应用(自动化控制专业)专业被山东省教育厅认定为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所有专业均为青岛市骨干专业。 学校始终坚持围绕青岛市经济发展,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本位的办学指导思想。多年来与岛城各大企事业单位(如朗讯、青啤、海尔、海信、LG电子有限公司、澳柯玛、钢厂、韩国浦项制铁以及广播电视局、工商、税务、银行、中国石油集团华东设计研究院、电信、网通等单位)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常年设有实习基地,学生优质就业率达100%。
-
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德应用技术学校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德应用技术学校现占地161亩,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在校生3000余人,在职学历培训学员1617人,年培训职工人数达1500人。 学校现有智能制造、交通物流、智慧物联、社会服务、商务外语五个专业群,16个专业,其中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为山东省品牌专业。有“工业机器人人才培养中心”和“中德智能制造技艺技能人才培养平台”两个省级技艺技能传承平台。专业的发展带动了教师和学生的能力提升,近几年取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奖11个。2016、2017连续两年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先后创建为国家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山东省优质特色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工程项目学校、青岛市品牌职业院校建设学校。 学校坚持 “中德合作引领,校企融合支撑,智慧校园保障,中高职一体化发展”的办学理念,利用中德合作改造专业标准与课程,培训教师,训练学生;通过与企业共建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搭建“双元三地”教学模式改革的平台,支撑学生关键能力培养;充分结合人工智能新技术,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保障体系,转变教育教学模式,将传统线下教学转变为线上线下相结合,打破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使教学资源得以高效配置;瞄准中高职一体化,构建新型学习共同体,开展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服务新区新旧动能转换。 学校倾力打造“青岛-汉斯·赛德尔基金会职业能力发展中心”、“德国专家(青岛)流动工作站”、“青岛西海岸中德产教联盟”中德职教合作3大平台,引领学校特色化内涵发展。合作已涵盖师资培训、专业共建、课程共享、国际认证、技能交流5大领域。目前开展的中德合作项目有6个:一是德国专家授课的双元制培训班(每年3--5期),为青岛职教深层次改革提供支持;二是与德国EBG养老集团合作共建养老护理专业,实现了德国本土化的“双元制”学徒培养;三是德国BFE机电专业网络课程汉化实验,将实现中德学生在线同步同课程教学;四是通过中德友好城市建立的机电、数控德国证书班,直接使用德国考核评价机制和质量认证体系;五是已经进行了7年的中德青年学生企业实践项目,由初期的文化体验、顶岗实习,逐步形成了现在的两国学生共同设计、实施项目,融合了技能训练,国际技能赛事对抗等交流模式。六是歌德学院PASCH项目,为学生创造更多德语学习以及中德交流机会。 学校作为青岛市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建设有机电、数控、物流、汽车、信息技术等8个校外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形成学校独有的“1+1+N校企合作模式”(1个专业+1个共建共享的生产性实训基地+N个合作企业),并在全市职业院校推广。2019年6月学校在区局主导下成立青岛西海岸中德产教联盟,在联盟框架下,校、企、城深度融合,实施“院校+双跨培训中心+企业”的“双元三地”新型双元制育人模式。 学校倡导“三全四成”德育模式,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实现立德树人目标。 学校积极探索长学制办学,与青岛职业技术学院、莱茵科斯特智能科技(青岛)有限公司三方共建中德学院开展五年贯通培养。引入德国代根多夫大学全面实践德国标准本土化,今年已经实现12个专业中高职一体化发展,明年将实现16个专业中高职一体化发展。 学生通过职教高考、中高职一体化、德日韩留学进入高等(高职)学校学习深造,每年向社会输出高端技能技术人才千余名,服务新区发展。在全市组织的技能质量监测中,我校数控、会计、机电专业学生的技能水平位居前三名,近年来累计取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奖8个、银奖14个、铜奖5个。 未来,一所极具青岛特色,彰显新区风采的高端培养应用技术人才的现代化职业学校将屹立于青岛西海岸。
-
青岛城市管理职业学校青岛城市管理职业学校(山东省青岛第55中学)始建于1952年,是青岛市教育局直属的公办重点学校职业中学。学校始终秉持“学生第一”的办学理念,以“身心健康、行为规范、基础扎实、技能突出”为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学校先后荣获山东省重点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青岛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等二十余项荣誉称号。学校是青岛市室内装饰行业协会理事单位、中国室内装饰协会智装委员会站长单位、全国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基地。学校还与省内知名高职院校青岛职业技术学院、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威海职业学院、潍坊职业学院合作开办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学校办学特色鲜明,专业实力突出,学生就业有保障,升学有出路。
-
辽宁特殊教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专部)辽宁特殊教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前身为1995年建校的辽宁省残疾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012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辽宁特殊教育职业学院,2013年3月经省政府批准,成立辽宁特殊教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我省高等特殊教育独立院校。省教育厅批准实行“3+2”高职专业单独招生、单独考试、单独录取,3年制高职专业与辽宁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联合办学。作为省政府重点民生工程的新校区位于沈阳市东陵区,现代化的校园,完善的教学设备,全国领先的无障碍设施,为学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形成了艺术、医学、电子商务、特殊教育等多学科相互支撑,三年制、五年制高职专科、一年制、三年制中专教育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残疾人职业院校之一。 学校以“大爱育人,尊严生活、体面工作”为办学理念,以“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生存”为教育目标,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教学与就业需求的零对接,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水平。学生先后在全国残联系统职业技能竞赛、全国聋人大中专学生美术展、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比赛、辽宁省第四届、第五届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辽宁省第二届创业计划大赛中纷获大奖。学校曾获得“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单位”、“辽宁省特殊教育系统先进单位”、“沈阳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辽宁省主要领导张文岳、陈政高、许卫国、陈超英多次到校视察,充分肯定了学校的办学成果。
-
辽宁师范大学附属中专辽宁师范大学附属中专始建于1984年5月,座落于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辽宁师范大学校园内,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在大学校园内办学的一所中等职业学校。1995年学校凭借教学、管理、科研等多方面优势被列为首批省级重点学校。建校三十年来,我校曾多次获评省、市级先进单位、示范学校、十佳名校、文明学校、德育工作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成功的办学经验也多次被人民日报市场报、中国青年报、辽宁日报、大连日报、大连电视台等媒体竞相报道。 学校现有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7项。其面向初中毕业生的专业有:学前教育(双语幼师)、旅游服务与管理、会计、商务英语、法律事务(司法文秘)、计算机应用、国际商务、商务韩语(韩国留学)、商务日语(日本留学)共9个专业。面向高中或中专毕业生的专业有学前教育、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旅游服务与管理3个专业。此外,辽师大留学中心在我校设立韩国留学语言预科班,学生通过国内一学期语言学习后即可赴韩留学,保证录取到韩国东新大学本科就读。
-
新宾满族自治县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新宾满族自治县满族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始建于1984年,原全国政协副主席爱心觉罗浦杰为学校名誉校长。2005年被辽宁省教育厅认定为首批标准化职业中专。 学校占地50亩,建筑面积12700平方米,有教学楼一座,学生宿舍楼两座,多功能报告厅一座,学生食堂可容纳1500人就餐。 学校现开设农学、财会、计算机维护及应用、旅游服务与管理、饭店服务与管理、学前教育、焊接、机械加工、化工等9个专业。与各专业配套的实习实训室有:解剖室、病理室、标本室、财会模拟室、客房操作室、餐饮操作室、舞蹈室、琴室、画室和多媒体语音室。此外,计算机专业配有171台师生用机。形成配置合理的局域网。并用光纤连接,不仅能满足计算机专业教学的需要,还能为会计电算化提供较好的实训条件。学校还安装了闭路电视教学系统,实现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学校现有教职工71人,授课教师均为本科以上毕业生和行业专业技术人才。具有中高级职称的38人,省市级骨干教师16人,双师型教师12人。全校22个教学班,全日制在校生106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