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南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1984年校长,耒阳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咋样

苍南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1984年校长

1、苍南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1984年校长

耒阳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咋样

2、耒阳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咋样

耒阳市职业中专[1]创建于1993年,是我市职业教育的龙头学校。2008年6月,以学校为主体校的市职教中心通过省教育厅验收评估,入围“十一·五”省职业教育重点建设项目。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139人,其中专业教师56人,有国家级骨干教师10人,享受国务院津贴1 人(刘凤军校长),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重点课程和教材开发项目参研员1人(彭新老师)。在校生2011人,共43个教学班级。开设了模具制造与设计、航空服务、服装制作与营销、通信技术、计算机及应用、财会、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汽车维修、工艺美术等9个实用专业。学校坚持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并重,被职能部门认定为耒阳市就业再就业培训基地、耒阳市就业培训中心、耒阳市劳动力转移培训定点机构。学校根据社会、市场需求,不定期开展电工、泥工、酒店服务、农民工、退役军人技能培训,年培训人数达2000人以上。 近处来,借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之春风,学校在刘凤军校长的带领下,艰苦创业,乘势而上,成就了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时期。5年间学校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兴建了新教学楼、新学生公寓、实训楼等,建筑面积在原有的基础上翻了一番,达

6、5万平方米;扩充完善了与专业相配套的计算机、模具、车工钳工、通信技术、电子电工、汽车维修等十多个实习实训车间(室)。办学设施日益完善,办学能力稳步提升。2006年12月,校长刘凤军被评为“湖南省职业教育先进个人”,得到原省长周强的接见。 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不断推进办学体制改革,引进企业资本参与办学。近几年来,先后与长沙千寻服饰公司、北京英泰普润科技发展公司、衡阳畅达驾校联合办学,开办了服装、模具、通信技术、汽车驾驶与维修四个专业,吸收企业资金400多万元参与学校实习实训设 校园(4张) 施建设,引进了企业先进的管理和经营模式。校企合作办学,进一步激发了学校的办学活力,使学校对学生的培养实现了“定单培训,定向就业”的目标,为生产服务一线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和以技能型岗位为主体的就业定位得以逐步落实。 学校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按照相应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一是加大专业技能课的比重;二是充分利用合作办学的企业和校外的实习实训基地,实施“半工半读”、“顶岗实习”的教学制度,让学生在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掌握技能。近年来,学校学生有29人在省、市技能竞赛中获奖,其中邓齐胜同学在技能竞赛中发明的“新型课桌”于2009年5月31日走进CCTV10《我爱发明》栏目演播室接受访谈,为我市首例获国家专利央视亮相的学生。

内蒙古职业技术学校是公办是私办?

3、内蒙古职业技术学校是公办是私办?

内蒙古职业技术学校是一所民办学校。学校简介 内蒙古职业技术学校是经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经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初具规模。学校占地66670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97万多元。现有教职工76人,在校生841人,已形成以多元教学为主导的教育实体,成为内蒙职业教育园中的奇葩。管理团队 学校有健全的职业化管理团队。校长和其他管理人员都有管理资格证书,参加过省市级校长资格培训。曾长期担任过校长以上的领导职务。并多年从事职业教育和教学管理。 事业把我们凝聚在一起,丰富的办学经验,高超的领导艺术,卓越的决策智慧,独到的工作作风,为学校的稳步发展提供了组织上的保障。师资队伍 丰富的教师资源,雄厚的师资力量,精湛的教学水平是办学的基本保障。学校现有专任教师42人,专业型的教师占专任教师70%,双师型的教师占专任教师20%以上。专业型教师成为教师队伍的主体和骨干。专业教师的学历合格率达100%,高级职称的专业教师占50%以上。办学特色 学校本着“专业立校 品牌强校”的办学思想,随市场需求开设和调整专业,开全专业门类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打造精品专业增强市场竞争能力,靠齐全的专业扩大办学规模,靠精品专业打造名校。现有24个专业(含6个精品专业)面向区和部门省市招生。开设专业 园林技术、煤炭综合利用、风力发电、建筑工程施工(精品)、工程造价、机电一体化(精品)、焊接技术、航空服务(精品)、计算机应用、护理(精品)、物流服务与管理(精品)、酒店服务与管理、动漫设计与制作、学前教育(精品)、物业管理、印刷技术、测绘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道路桥梁工程、会计电算化、珠宝玉石加工与营销、供电技术、采矿技术、口腔医学。管理模式 学校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指导” ,面向全体学生,加强服务式的管理。管理就是服务,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就业和再升学服务是我们一贯主张。先进的教育设施和花园式的校园,为学生提供了优越的学习生活环境。学校实施多证制教学管理,学生可选学和考取多种专业资格证书,为学生选择就业提供便利。近年来,毕业生的就业率达90%以上。学生学业期满,颁发自治区教育厅和呼和浩特市教育局签发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证书,国家承认学历,同时还颁发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签发的全国统一的资格证书。

中小学校长如何为学校建设一支强有力的教师队伍?

4、中小学校长如何为学校建设一支强有力的教师队伍?

坚持教师优先发展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中小学教师队伍   一、近几年,我们着重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教师FAff-建设的科学规划和宏观指导。   

2、着力推进教师教育创新。   二是优化配置教师教育资源,努力构建教师培养新体系。   三是按照中小学各学段教师的实际需求,我省适时停止了培养专科层次初中教师的招生计划,调整了学科专业结构,大力培养中小学信息技术、英语、艺术类和综合类等农村基础教育急需的学科教师。同时,根据新时期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特点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优化课程结构,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强化实践环节,努力提高师范教育质量。2008年,我省开展了师范生顶岗实习的试点工作,152名学生在农村小学的顶岗实习收到良好的效果。   

3、全面开展中小学教师和校长培训。一是从2003年开始,我省扎实开展了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以校本培训为基础,以远程教育为依托,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重点内容的新一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据统计,至2007年底,全省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全部完成了新课程培训任务,40.8万名专任教师接受了240学时的岗位培训,15万和

25、5万人分别参加了信息技术初级、高级培训,

4、8万名教师参加了国家、省、市州三级骨干教师培训。   二是强化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科教师培训。从2004年开始,我省针对农村教师学科结构失衡的突出问题,由省本级筹集专项资金,以本科院校为依托,为全省农村乡镇中小学培训了英语、计算机骨干教师近1万名、农村小学音乐、美术、体育、生命与健康等学科省级骨干教师1500名。全省各市州普遍开展了相应专项培训,有效缓解了农村学校薄弱学科教师短缺的矛盾。   三是狠抓中小学教师学历提升。我厅先后下发《关于推荐优秀在职小学教师通过继续教育达到专科学历水平培训的通知》、《关于推荐优秀在职中学教师通过继续教育达到本科学历水平培训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采用远程教育和自学考试相结合的方式,每年组织2万名小学教师和1.5万名中学教师免试入学,分别进行专科和本科教育学历提升培训。同时,鼓励教师通过成人教育、自学考试等多种形式和途径提高学历层次。据统计,小学专科及以上学历教师比例和初中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比例分别从2000年的12.94%和11.26%提高到2008年的65.64%和46.61%。   四是大力开展中小学校长培训。认真落实中小学校长“持证上岗’’的规定,加大对农村、民族地区校长培训的力度,有计划地安排相对薄弱学校的校长到较发达地区学校挂职锻炼、发达地区优秀校长到民族地区学校任职。2003—2007年,共有3.5万名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和教育管理干部参加了岗前培训,累计选拔了340多名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校长到较发达地区学校挂职锻炼。   五是健全中小学教师培训网络,积极推进示范性省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工作。目前,全省108个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办学水平有明显提高,有9个已通过了省里的评估验收,其中2个受教育部通报表彰。2004年,我省建立了两个用于中小学教师学历提高培训的远程教育平台,并在90个县市区设立教学点,为边远地区教师通过网络获取优质资源、提升自身学历水平提供了条件。2007年,我厅又利用省电大系统的网络和资源优势实施中小学教师远程学历教育。2008年,又投资600万元建设湖南省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专用平台和开发学习资源,为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非学历培训开辟了新的途径。   

4、不断完善教师工作体制机制。一是进一步明确教育行政部门管理教师队伍的职责。2004年,省政府发文重申“中小学教师的资格认定、招聘录用、职务评聘、培养培训、调配交流、档案管理和考核奖惩等管理职能统一归口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并将教师管理体制落实情况作为县级政府及其党政主要负责人教育实绩考核评估的重要内容。同时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经费保障机制。省政府明文规定“教师继续教育经费在教职工工资总额1.5%范围内,由事业费开支”,“教师培训费按照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用于教师按照学校年度培训计划参加培训所需的差旅费、伙食补助费、资料费和住宿费等开支’’。据统计,2003--2007年,省、市、县三级政府用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财政专项经费累计达到2.92亿元。   二是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根据《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制定了《湖南省(教师资格条例>实施细则(试行)》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教师资格认定工作进入规范化轨道。2004年,我省全面开展了面向社会人员的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出台了《湖南省教师资格认定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测试标准及办法(试行)》、《湖南省教师资格认定教育学心理学考试办法(试行)》等操作性文件,加强了非师范教育毕业生申请人员的教育教学基本素质与能力测试工作。截止到2008年底止,我省已累计认定各类教师资格53.39万人。   三是完善教师职务和特级教师评审制度。从2001年开始,我们将中小学教师高级职务评审权有计划地下放到各市州教育行政部门。2004年明确规定评聘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均应取得相应的教师资格。从2005年开始,实行职务评聘向农村教师倾斜的政策,凡在农村工作满20年、符合规定条件的乡镇以下教师可在3年内获得一次参评中小学中级职务的机会,凡没有中学高级教师的农村中学可至少允许1名符合条件教师申报中学高级教师任职资格。2002年,我省修订颁发了《湖南省特级教师评审实施细则》。在2008年特级教师评选中,明确规定80%的申报指标用于教学一线教师,重点保证农村教师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   我省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是全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工作在教师工作第一线的同志们共同努力、不断创新、务实工作的结果。我省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曾多次受到教育部及有关领导的高度评价。教育部两次编发专题《简报》推介我省做法;2006年,原副省长许云昭同志在教育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作专题发言,介绍了我省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举措和经验:2007年,新华社以“湖南推行免费定向培养农村教师计划,,为题专门编发一期《国内动态》。   二、准确把握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新形势   当前教育事业正步入新的发展时期,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面临新的更高的要求,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认真分析和正确判断面临的形势和问题,积极研究新形势下的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主动适应新的变化。   

1、充分认识时代发展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的更高要求。从现在起到20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紧紧抓住当前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努力实现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全面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和奋斗目标。在实现这一伟大历史使命的过程中,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师是关键。   从教育事业自身发展来看,教师队伍的科学发展,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对于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具有直接的影响。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在一些地方还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很多中小学教师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感“不适应”,其中最重要原因之一,是教师队伍的教育理念、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与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要求之间存在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在一定意义上说,师资的水平决定教育的水平,教师的质量就是教育的质量,教育的差距就是教师的差距。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关键在教师的作为;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教师的素质。   当前,随着义务教育的基本普及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初步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对于优质教育的需求与日俱增,“有学上、有书读”的要求正在被“上好学、读好书’’的愿望所取代。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发展均衡发展,努力破解择校、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等教育热点、难点问题,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高质量的教育,提升教育的内涵。要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最首要而关键的,仍然是教师队伍的师德和专业水平。因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对于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和全民族素质、促进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和满足人们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都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意义。我们一定要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甘于奉献、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   

2、充分认识当前教师队伍建设工作面临的深层次矛盾。经过多年的努力,我省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取得巨大成绩。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教师队伍建设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时代发展和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在教师编制、资格、待遇、管理、培养、培训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亟待解决。近几年来,各级政府确保教师工资及时足额发放,但随着收入分配和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的推进,教师津贴、福利和住房、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方面的问题又凸显出来;教育发展对新进教师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但教师资格、聘用等准入制度的改革完善相对滞后;提高现有教师素质的要求日趋紧迫,但教师的培训制度、激励机制和退出机制尚不完善;教师资源配置成为促进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的关键因素,但相应的教师聘用、流动和合理配置的体制机制还在探索当中;农村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不断改善,但与城市学校教师素质和待遇等方面的差距仍然较大,在一些地方还有扩大趋势;尊师重教已经成为社会共识,但教师的法律地位仍不清晰。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和文化多样化环境下,如何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培养优秀教师和新一代教育家,仍然是我们面临的全新课题。   

3、充分认识当前我省中小学教师队伍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我省现有普通中小学校18058所,有教职工553848人,其中专任教师496486人。经过长期不懈地建设,我省中小学教师这支队伍结构明显改善、整体素质不断提升,为我省教育事业特别是基础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是一支很好的队伍。但这支队伍自身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是中小学教师结构性矛盾较突出,短缺与超编并存,学段、学科不配套。目前,一方面我省农村初中和小学教师总体超编,另一方面,中小学各学段教师结构性缺超共存,如全省高中与幼儿园学段教师,按照现行标准分别缺编10142和39321人。学科结构性矛盾突出。中小学信息技术和英语专业教师严重不足,音乐、美术、体育及综合类学科专业教师短缺,如音乐、体育、美术学科教师,按课时比分别需补充566

6、14532和6245人。从客观上看,这一问题与教师来源、补充以及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中小学课程门类和学时比例进行调整等因素有关,但按照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及时补充部分学段和学科的专业教师,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是教师队伍整体学历水平有待提升。按照国家现行各学段的教师学历要求,目前我省小学、初中和高中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9

9、49%、96.82%和90.23%,均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各学段高层次学历水平教师比例与我省教育事业发展水平在全国所处的地位很不相称,如2007年,我省小学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教师比例为62.5%,仅位列全国第22。随着教师专业化和我省建设教育强省进程的加速,我省基础教育师资整体学历水平亟待进一步提升。   三是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相对老化。我省小学45岁及以下教师比例为6

1、43%,51岁及以上教师比例为24.35%。但同比在城市分别为7

9、36%和

11、96%,在县镇为68.06%和18.O%,在农村则为54.54%和30.1%。且农村小学教师年龄老化问题在随后5年还会进一步加剧。   四是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亟待加强。上世纪末,我省全面启动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实施新课程以来的情况看,教师专业发展亟待加强的问题已凸显出来,并成为影响和决定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及课程改革顺利开展的关键。虽然我省已建立每5年一轮的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制度,也花大力气开展了新课程、信息技术、班主任和骨干教师等专项培训,由于对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足,实施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培训对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作用并未充分地发挥出来。从总体上看,我省中小学教师队伍专业水平与当前经济社会对教育提出更快更好发展的要求之间,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我省中小学教师队伍存在的这些突出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当今世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趋势加快,以及我省教师教育和教师队伍建设受到我省尚不够发达的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的原因,又有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对优质教师资源的需求持续地增长,其增幅超出了教师教育发展速度的影响,还有教师教育在改革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各种新情况和新问题等因素。   在当前经济社会与教育事业发展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们要顺应时代发展和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主观方面总结和思考,查找自身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不符合、不适应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准确把握新时期教师队伍建设的发展方向,抓住机遇,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工作,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把我省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成为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队伍。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教师队伍建设工作,要切实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1、必须坚持教师队伍优先发展。教师是发展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和核心要素,教师队伍建设在教育事业的总体格局中之所以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国家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规律使然。   全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从事教师工作的同志,必须充分认识新时期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大战略意义,在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格局中把教师队伍建-i=瑟N-在最为优先发展的地位。要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国家的事业和政府的责任,结合当前突出问题和未来要求对教师队伍建设作出统筹规划;要坚持政府主导、运用国家公共财政的力量、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教师队伍建设中面临的突出问题;要着眼于制度创新,下更大的决心,建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为教师队伍建设创设良好的发展环境,将教师队伍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落到实处。   

2、必须坚持以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核心。2020年,我国将初步实现教育现代化,教师队伍不仅在规模结构上,更是在水平质量上要适应更高的目标要求。就我省的情况看,目前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规模已基本满足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提升质量成为我省教师队伍建设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核心任务。2007年,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教育强省的决定出台后,又专门制定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计划》,作为落实建设教育强省要求的一项重要配套措施予以重点保障。   金省各地要将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重心迅速转到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上来,要将提升素质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根本任务,进一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的思想和业务水平、提升教师学历层次,努力达到《计划》的各项目标和任务,为实现教育强省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3、必须坚持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主题。教师专业化是当今国际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从全球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看,教师专业化的进程正在加速,世界各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表明,建立一支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是促进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教师专业化的主要内涵是教师专业发展,即教师自身在思想道德、专业知识、技能和专业能力等方面持续不断的努力和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长期、连续、复杂的发展过程,是高水平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教育规律的客观要求。作为专业工作者的教师,要不断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要求、满足不同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只有持续不断地进行专业研修、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对于教育事业而言,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赖于每一位教师自觉进行专业发展、提升素质。因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将教师专业发展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内在要求和主要内容,制定积极的政策和措施,为教师专业发展创造条件,为教师提升素质提供平台。   

4、必须坚持以农村师资建设为重点。近年来,通过采取一系列特殊政策和措施,我省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明显提升,整体面貌正在发生新的变化。但当前农村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扭转,城乡师资配置差距仍然较大,尤其是农村教师结构失衡、骨干教师缺乏、待遇偏低等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农村教师仍然是教师队伍中最为薄弱的环节,严重制约着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影响着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程度。因此,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牢牢牵住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这个牛鼻子,以更多的精力、更大的财力,进一步加快农村教师队伍发展步伐,促进全省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科学发展。   三、扎实推进当前几项重点工作   当前,全省上下正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全省各地从事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同志要自觉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实践,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不断增强把握方向、统筹全局、解决问题和推动工作的能力。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全力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关于2009年度全省中小学教师工作,湘生同志刚才已作了安排和要求,我这里强调的是今年乃至今后几年要重点把握的几项工作。   

1、调整优化结构。当前,我省中小学教师数量矛盾基本缓解,教师资源的结构性问题迅速上升为主要矛盾。在当前我省教师队伍诸多结构性问题中,最突出的是结构性缺编与超编并存的问题,也就是说,当前中小学教师总数不少,但某些学科教师特别是合格的专业教师缺乏,已经成为严重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突出问题。前面已经谈到,我省中小学音乐、体育、美术三个学科教师短缺,其实还不止是这几个学科。中小学教师队伍中还有一批“教非所学”的教师。专业是专业化的基础,没有专业基础,专业化从何谈起?   今后几年,我省的学龄人口和教师供求关系都会发生较大变化,我们应当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抓紧进行教师队伍的结构性调整。一是要根据基础教育事业发展要求和本地区教师队伍建设实际情况,认真做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加强教师特别是农村学校教师分学科分专业培养的计划性,从培养源头上有效控制学科专业结构的失衡;二是在教师补充环节上,要按学科(课程)教学工作任务配置编制,按学科(课程)教学需要进入,同时新补充的小学和初中教师分别应具有专科以上和本科以上学历,切实把好新进教师“入口关”;三是加紧对“教非所学”且在所教学科专业有培养前途教师进行所教学科专业培训,有效缓解教师队伍专业结构失衡的矛盾。   

2、狠抓素质提升。教师的水平决定教育的水平,教师的质量决定教育的质量。低水平的师资绝不可能有高质量的教育。为此,一是要普遍提升中小学教师学历水平。学历水平是反映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基本要素,目前我省小学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初中和高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比例的排位分别位居全国

23、23和15位,这与我省教育事业发展水平极不相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关注、加大工作力度,把教师学历提升作为一项过硬的任务来抓。   二是切实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要认真组织实施新一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全员培训和其他各类专项培训,研究教师培训的目标、课程内容和施训方法,努力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切实加强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与培训,使每一位教师都成为师德令人敬佩、教学令人满意的合格教师。   三是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中小学名师、特级教师和专家型校长是为人师表的典范,是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领军人物。要充分发挥这些骨干教师团队在教育教学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带动和促进教师素质提升。   

3、关注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我省是个农业教育大省。农村教师占教师人数的87%,同时,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仍然相对薄弱。农村教师整体素质不高,城乡教师资源配置失衡,成为影响提高我省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教师队伍建设要突出大力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农村教师整体素质这一重点。   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关键在于促进优质教师资源流向农村。为此,我们一是坚持面向农村地区和农村教育,加强师资培养工作,为农村教育储备、输送更多高素质的优秀教师。二是积极探索区域内教师定期交流的制度和办法,加大教师交流力度,推进城镇教师支教农村,缩小区域间师资差距。三是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开展农村教师专项培训,提高培训实效。四是制定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补充完善农村教师扶持措施,防止农村骨干教师流失,稳定农村教师队伍。   

4、创新建设机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出路在于制度创新。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教师职业的选择性、多变性明显增加,教育劳动力市场的人才竞争机制和自主择业机制日益形成,这一转变在客观上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将中小学教师政策定位在激活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需求、促进教师努力提高自身学识能力和水平、提升竞争能力上,大力推进教师教育和教育人事制度创新,建立有利于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一是研究建立提高教师社会地位和职业吸引力的机制,吸弓f优秀人才投身教育、长期从教、终身从教的政策措施,严格教师资格制度,让优秀的人才“想进来、进得来”,让不合格的人“想进来、进不来”。   二是研究制订激励教师专业发展、不断提升自身素质的制度,让广大教师能够“想教好、能教好”。   三是研究制订培养造就教育家的制度和倡导教育家办学的制度,让骨干教师“出得头”。   四是研究制订防止优秀人才流失和让不合格教师退出的制度,使优秀教师能够“留得住”,让不合格人员能够“出得去”。  同志们,在过去的几年中,我省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今天,我们遇上了我省教育事业推进科学跨越、建设教育强省的良好时机。我相信,只要我们自觉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实践,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和坚定的决心,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探索教师工作的规律和有效的工作方法,我们就一定能够走出一条适合我省省情的教师队伍建设新路子、在湖湘教育的历史上书写新的篇章!

哈尔滨行大职业培训学校怎么样

5、哈尔滨行大职业培训学校怎么样

简介: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是哈尔滨市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型人才不断增长的需求,按照城市晋位、产业晋位、教育晋位的思路,高标准、高起点创办的一所主要面向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高职院校。 多年来,学院以专业建设为重点,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课程改革为突破口,以师资队伍和实训条件建设为保障,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内涵建设上水平,为省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多次获得省级“文明单位标兵”、“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先进集体”、“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010年被教育部、财政部批准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2012年荣获第三届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奖,通过教育部第二轮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目前是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教育部指定的与美国开展社区教育合作交流的十所院校之一、全国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全国服务外包紧缺人才培训基地、中国模具工业协会模具人才培训基地、全国商务管理师职业培训基地。 学院对内涵发展进行了四项顶层设计:一是将培养目标确定为职业道德高尚、职业素养优良、专业理论扎实、职业技能高超、具备创新创业潜力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二是将校园文化定位为以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为引领,有机融合地域产业文化精神、企业家精神及创业文化、现代大学精神和制度文化;三是将办学思想明确为“有限的学历教育,无限的社会服务”,教学与服务并举;四是将办学模式定位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工场模式,建设共享型综合性开放式的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哈尔滨职业教育园区。以顶层设计为指引,树立“德能并蓄、理实一体、工学结合、校企共育”的育人理念,以“修德、塑能、创新、致远”为校训,倡导“德高、善教、会做、能研发”的教风和“自律、乐学、善思、会创造”的学风,定位并培育“以工为主、工服结合、开放办学、服务地方”的办学特色。 学院育人环境优越。占地面积8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

3、25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6300万元,图书70.2万册。有79个校内实验实训室,包括2个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实训基地,1个省财政支持建设的实训基地。 学院下设建筑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会计金融、现代服务、电子与信息工程、艺术与设计7个二级学院,共开设48个专业。现有全日制高职在校生9100人,成人教育在校生近7000人。电气自动化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模具设计与制造、焊接技术与自动化、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软件技术等6个专业被确定为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物流管理等9个专业被确定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12门。 学院坚持走“共建、共育、共赢”的开放办学之路,与哈尔滨电气集团、哈尔滨轴承集团、哈飞集团、九洲电气等多家企业建立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形成了“顶岗实习与就业一体化”、“校企双主体联合培养”、“服务企业”、“订单培养”、“送学到企业”等校企合作模式,创新完善多样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全面落实顶岗实习制度,实现了校企双方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有机联动。 学院建立起校企“双带头人、双骨干教师、双向培养、双向聘任”机制,正在深入实施“师德培育工程”、“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工程”、“教师实践锻炼工程”和“教师科研能力提升工程”,努力打造一支“德高、善教、会做、能研发”的教师团队。有专任教师365人,其中,省级教学名师、新秀、能手11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7人,省级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及委员20人。院长王长文博士荣获第二届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校长奖”。学院还拥有一支由335名行业企业技术骨干、能工巧匠组成的优秀兼职教师队伍。 学院实行以“出口畅”保“入口旺”的就业优先可持续发展战略。多年以来,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专业对口率保持在80%以上,用人单位满意率保持在97%以上。 学院不断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之路。每年选派40名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到新加坡、韩国、香港和台湾等职业教育先进国家和地区学习交流,提高水平。与韩国建阳大学、大邱工业大学、京畿科学技术大学、交通大学等国外院校签订联合教育项目协议,在人物形象设计、旅游与酒店管理,汽车检测与维修、模具设计与制造等专业开展合作办学。与Megalearn职业技术学院、欧洲职业教育和社会教育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师资培训、互派留学生等合作意向书。与德国手工业协会签署协议,引进汽车专业教学体系和欧盟职业技能考证课程,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技能人才。 学院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以校园文化艺术节为龙头,以重大节日和纪念日为重点,开展爱国主义电影展映、主题演讲比赛、辩论比赛、十大校园歌手比赛、知识竞赛、征文比赛、合唱比赛、“和美杯”宿舍文化节、志愿者服务等校园文化活动,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爱国主义、传统道德、闯关东精神、大庆精神、北大荒精神,帮助学生树立爱国意识、民族意识、集体主义观念,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强素质,蓄内涵,凝特色,铸品牌,形成了以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为引领,有机融合地域产业文化精神、现代大学精神与制度文化的职业教育特色突出的校园文化。 学院以服务黑龙江省建设“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哈尔滨市政府实施跨越发展战略为宗旨,正在全力建设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重点建设电气自动化技术等7个与老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业升级及现代服务业发展契合度高的专业及专业群。同时推进办学体制机制创新、共享型综合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大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管理内涵建设、社会服务与辐射能力建设、国际交流与合作水平提升等6个综合项目建设。通过13个项目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办学水平,增强办学活力,探索中高职衔接路径,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提高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向建设全国一流的职业院校目标迈进。 学院秉承“有限的学历教育,无限的社会服务”办学思想,学习借鉴德国双元制、英国现代学徒制、美国社区教育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理念,创建具有中国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学工场”模式,引进地区重点企业和世界500强企业,建设共享型综合性开放式的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哈尔滨职业教育园区。争取覆盖60个专业,满足2万名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在校生实习实训、创新创业、教师实践和应用技术研发需求,每年开展各级各类社会培训10万人次以上。“以工为主、工服结合、开放办学、服务地方”的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办学活力显著增强,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社会服务能力明显提升,早日建成全国一流的职业院校。

教育部----中国移动中小学校长远程培训算几个学时

6、教育部----中国移动中小学校长远程培训算几个学时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