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份:
专业分类:
专业:
特色:
-
孔祖中等专业学校孔祖中等专业学校是夏邑县一所公办性质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全国德育先进实验校、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品牌示范学校、现代商丘形象“十佳”学校。学校现有在校生5200余人,教职工271人。就业类设有学前教育、计算机平面设计、电子商务、机器人工程、视觉形象设计(飞图特色班)、汽车维修、影视与影像设计、工业机器人九大特色专业;对口升学类设有园林园艺、生物工程、财经、机电、市场营销、旅游、计算机网络技术、航空、影视传媒艺术九个专业。 学校始终坚持职业教育办学宗旨,不断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坚持德育与技能教育并举,德育为先的育人理念,实行全封闭式管理,校园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郁,教风纯正,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设施设备先进完善,是广大学子求知学技的理想场所、升学就业的最佳选择。
-
吉林机电工程学校吉林机电工程学校始建于1963年,是全国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13年,学校被教育部确定为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性学校,2017年被吉林省教育厅确定为吉林省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示范校项目建设单位。 学校目前自有校区共有教学楼、行政楼和实训楼及负责管理的公共实训基地建筑面积共计65397.62平方米,拥有汽车、机械、电气等专业的80个教学实习实训场所,工位数将近2000个,实习实训设备总值达到5000余万元;学校现有教职工207人,在籍学生1395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达到93人,教师中拥有省市级骨干教师43人,省市级双师型教师123人。学校专业特色鲜明,现开设汽车运用与维修、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等13个专业,在吉林市80%以上4S店中的维修技师和高级管理人员都有机电学子的身影,被誉为“江城汽车人才的摇篮”,同时正在启动航空发动机维修、航空机电设备维修等通用航空类专业的建设。学校与80余家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牵头成立了吉林市汽车职业教育集团,学校依托场地和设备优势,正在积极谋划引企入校和股权多元化校企合一的探索。 特色开放包容的治校理念,日益完备的软硬件建设,机电情怀与工匠精神交相融合的校园文化建设与完备的生活学习条件共同为工匠型人才培养构筑了良好的成长环境,和谐和充满魅力的机电正在培养大国工匠的征程中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
双辽市职业中专双辽市职业中专坐落于吉林省西部边陲卧虎镇,是公立国家级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始建于1984年,时称“双辽县农职业技术教育中心”,1993年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双辽市职业中专,1996年至今是连续二十三年的国家级重点校,是国家级中职示范校,吉林省首批中职示范校,是全国优秀成人继续教育院校(培训机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目前设有两个校区,主校区位于双辽市卧虎镇,二校区位于双辽市辽南街,学校占地总面积323.44万平方米,在校生2522人,教师215人。 学校现设有现代农艺技术、畜牧兽医、机电技术应用、学前教育、计算机应用、会计电算化、美术绘画、建筑工程施工、农村经济综合管理、老年服务与管理、家政服务与管理、酒店服务与管理、电子商务、物业管理、美容美体、汽车运用与维修16个专业。现代农艺技术专业是国家级骨干示范专业,畜牧兽医、机电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专业是省级骨干示范专业。 学校现培养学历教育毕业生13370人,其中对口升学的占26﹪,有3476人;成为村屯干部的占10﹪,有1337人;成为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业小老板、小经理的占4﹪,有535人;成为农村致富带头人的占30﹪,有4011人;成为大型国企,独资企业、民营企业技术员、技术工人的占30﹪,有4011人。 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面向农业,服务农村,致富农民的办学思想,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萃取中等职业教育改革成果之精华,传承30多年办学积淀之底蕴,秉承“崇德、尚学、立业、创新”的校训,努力把双辽市职业中专建成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中职学校!
-
朝阳工程技术学校朝阳工程技术学校座落于三燕古都-辽宁朝阳。承载64年的办学历史,底蕴积实,成果丰硕。学校办学条件优越,办学理念先进,教学设施一流,是辽西地区最大的公办全日制国家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国家首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学校占地260亩,总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 学校创立于1952年,历经建校初期的艰苦奋斗、改革开放中的发展壮大、新世纪以来的强势推进,完成了发展史上的一次次蜕变,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实用型技术技能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学校曾被评为辽宁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毕业生就业安置工作先进单位”、“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学校”。 学校现有教职工302人,有专任教师285人,其中教授级高级讲师17人,高级讲师94人,硕士研究生38人。“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86.2%。 学校现开设加工制造、交通运输、土木工程、农林牧等四大类19个专业,其中数控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建筑施工技术、机电技术应用、畜牧兽医、园林绿化等6个专业是省级示范专业。 学校拥有数控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两个国家级实训基地,有63个实验、实训室,设备总值 2647.5万元。另有建筑设计室、农业服务中心和汽车驾驶员培训基地,可直接面向社会服务。 学校现有全日制中专学历教育在校生2106人,成人大专教育在校生231人。 近五年来,我校学生在国家、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有12人获得全国职业技能大赛银奖,8人获得铜奖;有17人获得辽宁省技能大赛金奖。 学校是辽宁省农业技术人员培训基地和朝阳市人才培养基地、普惠制就业培训基地、退役士兵培训基地,每年开展各级各类人员培训6000多人次,为我省农村培养了一支“头脑灵活、技能过硬、敢闯敢试、带动一方”的生力军和轻骑兵,为推动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发挥了“科技播火者”的重要作用,我校也因此被新闻媒体赞誉为“新型农民技术员的摇篮”。 近年来,学校牢固树立“崇德、尚能、改革、创新、以德立校、立德树人、以德强技、以德强能”的办学思想,坚持“为企业服务、为学生服务、为家长服务、为三农服务”的办学宗旨,全面推动学校内涵发展,提高办学质量,紧紧围绕打造学生“成型、成人、成才”的总目标,多措并举,强化教师师德修养,不断提升教师的业务素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着力打造高效课堂。创新办学体制机制,坚持立足行业、企业需求,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订单培养,不断提升行业、企业和社会服务能力,初步形成了“立足朝阳、服务辽宁”的人才培养战略新格局,走出了一条职业教育特色发展之路。 两年来,学校领导班子以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为契机,抢抓机遇,锐意进取,积极探索新型办学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科学谋划发展定位,突出行业办学特色,使学校发展再次完成质的飞跃,学校改革发展各项任务扎实推进,重点专业建设成果显著。
-
安徽机械工业学校安徽机械工业学校始建于1978年,隶属于安徽省教育厅。地处八公山下,位于淮南市。学院校园布局合理、环境精美、设施先进、配套齐全、交通便利。食堂、四人间学生公寓、淋浴间、图书馆、健身房、室内体育馆等各种学习和生活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学院立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办学。所设专业结构合理,根据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需求,开设有学前教育、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商务技术、会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电梯工程技术和新能源汽车技术等10个专业;教学条件完备,有完整的、与办学规模相适应的先进教学设备,建有功能齐全的专业实训室48个,其中国家级重点实训室2个,实训车间4个。 学院师资力量较好。有教授1人,副教授38人,讲师21人,双师型教师65人,“省级教坛新星”2人,“省级专业带头人”2人;近年来,有5名教师分获“省级德育工作先进个人”、“省三八红旗手”、“省级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学院办学成果显著。教师和学生在全国、全省各级各类技能竞赛中摘金夺银,屡获殊荣。拥有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优秀教研论文、网络精品课程等评选中,获有国家级一、二、三等奖8个,省级一、二、三等奖83个;学生技能大赛及学科竞赛获国家级一、二、三等奖11人次;省级一、二、三等奖43人次;多项国家级、省级立项课题在研。 学院依托淮南师范学院,开展专升本学历提升,为广大同学提供广阔的提升空间。
-
海南珠江源高级职业技术学校海南珠江源高级职业技术学校是1998年经海南省教育厅批准成立的社会力量办学的中等职业学校,学校自2011年起与海南省唯一一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海南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办学。 学校紧密围绕海南产业发展规划和自由贸易港建设需求,开设社会文化艺术类、交通运输类、信息技术类、土木工程类、旅游服务类、加工制造类、财经商贸类 共8大类16个专业。学校以汽车运用与维修、社会文化艺术、中餐烹饪和计算机平面设计为重点建设专业。学校瞄准海南自贸港建设和支柱产业的人才需求,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布局,培养适销对路的技能型人才,全面培养海南国际型人才和行业紧缺人才。在省教育厅的指导下,我校龙头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向新能源方向延伸,社会文化艺术等专业通过校企对接和中、高结合,量身打造,定向培养,使学校培养的学生为企事业所需,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父母的好子女、学校的好学生、用人单位的好员工”。 学校以“多元智能培养,全面科学评价;多途径办学,全方位服务”的“两多两全”为办学理念,坚持“学历教育+技能培训”,以“学历提升+专项技能提升”为实习就业导向,鼓励三年级在校生通过成人高考、对口单招等方式提升学历,对非提升学历的学生以专项技能培训为教学导向来提升学生专业技能。 学校认真总结自身校企合作办学和中、高结合的经验,以自有的两家汽车维修门店尝试汽修专业产教融合项目,以企业需求、企业文化和岗位技能为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技能。学校充分利用民办学校体制机制的灵活性,加强与各专业相关企业的合作,实现真正的校企合作和中、高结合。
-
吉林工业工程学校北国江城,钟灵毓秀,作为松花江畔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一颗明珠,吉林工业工程学校散发着蓬勃向上的气息,奋力前行。 学校全名吉林工业工程学校,1950年10月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创建于长春,时名为吉林省工业专科学校;学校现性质为国家公办、教育部备案、隶属吉林省教育厅管辖的吉林省普通高等学校;学院目前为吉林省首批重点建设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第三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一、办学历史 学校自1950年创办以来,1953年改名为吉林省吉林化学工业学校,1954年1月迁至当时的省会吉林市。1956年8月由于专业调整,更名为吉林省吉林食品工业学校。1958年8月,为了适应国民经济对化工人才的需要,改名为吉林省吉林化学工业学校。1959年5月,为适应吉林省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增设大专部,更名为吉林化学工业专科学校。1963年7月由于人员、专业调整,更名为吉林省化学工业学校。1973年2月,学校为适应吉林油田开发建设需要,改称为吉林省石油化工学校。1978年8月我校被化工部列为全国重点化工学校,易名为吉林化工学校。此前学校主管上级单位一直为吉林省石油化工局。2002年1月吉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我校升格为普通高等学校,确定现校名为吉林工业工程学校,隶属于吉林省教育厅。 二、地理位置 学校现有两个校区,主校区位于吉林市丰满区恒山西路15号,东校区位于吉林市丰满区宜山路70号。学校占地141亩,建筑10.2万平方米。新校区规划占地面积44.36万平方米(665亩),规划建筑面积22.8万平方米。 三、教学机构 学校教学单位设置为六院三部:化工与材料技术学院、机械与汽车技术学院、机电与智能技术学院、电气与信息技术学院、制药与环境技术学院、经管与艺术学院、思政教学部、基础教学部、体育教学部。开设有装备制造大类、生物与化工大类等11个专业大类27个专业类50个专业,其中国家示范专业4个、省示范专业2个、省特色专业7个,省品牌专业群3个,省高水平立项建设专业12个;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1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个;建有国家级精品课2门,省精品课13门,省优秀课23门,教育部高职高专教指委精品课2门。 四、基本条件 学校高度重视硬件设施投入,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亿元。 学校现有教职工317人,专任教师282人,教授26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84人,具有硕博学位教师220人,有140名教师获得吉林省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职业资格证书,被吉林省教育厅认定为“双师型”教师。长期聘用“能工巧匠”14人,长白山技能名师2人,省优秀教学团队7个,行业教学名师6人,全国化工高职教指委成员13人。在校生4900人。 五、社会声誉 学校2007年获得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并成为吉林省首批重点建设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08年7月被教育部、财政部批准为第三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单位,2011年9月,顺利通过国家级验收。2012年,学校被评为2010-2012年度吉林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和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2013年学校获得全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三等奖两项。2014年被评为吉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2015年再次被评为“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并被评为“全省文明单位”。2017年学校获得吉林省首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2018年获得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院校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称号,被吉林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评为文明校园示范学校。 学校的办学实力和声誉获得社会广泛认可,建设有国家紧缺人才数控技术实训基地、药物制剂实训基地、国家第一所石油和化工职业教育与培训校企合作示范性实训基地、吉林省第一批石油和化工示范性实训基地、吉林省首批高等教育研究基地和省工程创新训练中心。 学校积极参与对外交流合作,努力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区域在行业内享有一定地位,目前学院是中国化工教育协会副会长单位、东北区协作组主任单位,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单位,首批全国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研究院劳动教育研究中心成员,中德联盟吉林省示范基地,吉林省化工职业教育委员会副理事长单位,吉林省化工学会副理事长单位,全国高分子材料(橡胶)职教集团副理事长单位,吉林市中华职业教育社副主任单位。化工职教集团被评为省示范性职教集团。近年来,学院教师持续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创新实用新型职务专利;为中化吉林长山化工股份公司、吉林石化公司等多家大型企业培训员工和退转军人,积极开展职业技能鉴定,为吉林昊融集团有限公司等办继续教育本科班,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六、寄语未来 过往的成就是新征程的基石,吉林工业工程学校紧密围绕建设“地方离不开、企业都需要、国际有交流”的高水平现代职业院校目标,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与职教办学方向相统一,明确办学定位;坚持高效办学功能与职教办学特征相结合,明晰办学职能;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开展职业技术素质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五创五强”工程常态化制度化;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和推进学校廉洁文化建设,不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注重专业(群)建设,适应需求发展;注重双师队伍建设,保障持续发展;注重校企合作,提升内涵发展。率先开展技术技能课程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率先开放实训资源,为本科和职教实习与企业培训搭建共享平台。 发挥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优势,推进内涵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互联互动,提高办学水平与服务能力,加快创新发展。 发挥依托石油和化工行业的优势,推进与石油和化工等行业紧密结合,加强校企合作与专业结构优化,加快协调发展。 发挥新校区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的优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校园规划、绿化、美化与融合责任关怀文化,加快绿色发展。 发挥地处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腹地的优势,推进融入长吉图发展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加快开放发展。 发挥专业类覆盖面较广的优势,推进中高职本科衔接,提高育人能力和办学效益,加快共享发展。 在未来的发展中,吉林工业工程学校必将砥砺前行,全体师生凝心聚力,为将学校建成国际有影响的中国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而共同奋斗。
-
安徽电子工程学校安徽机电技师学院(安徽电子工程学校)成立于1978年,坐落于蚌埠市高新区(燕山路1647号),隶属安徽省煤田地质局。学院现占地119亩,建筑面积7.6万平方米,教职工160人,在籍学生5079人(全日制4983人),2021年招生新生1800余人(学籍办理中)。学院有25个专业,其中技师学院专业14个,高职专业6个,中专专业5个,同时具备近30个工种的技能培训、鉴定考评资质。 办学资质学院是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国家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全国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院校、中德诺浩全国师资培训基地、安徽省中职示范特色学校、安徽省中职学校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安徽省第五至十一届文明单位、46届世界技能大赛汽车技术项目安徽省集训基地,蚌埠市机电职业技能鉴定站、蚌埠市公共职业训练基地,并荣膺“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全国煤炭教育先进单位、第三批全国煤炭成人教育先进集体、安徽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蚌埠市“双拥模范单位”等称号。学院建有3个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和3个省级重点建设实训基地,有1个省级示范专业,7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
-
海南省农业学校/海南省科技学校海南省农业学校、海南省科技学校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是直属海南省教育厅的省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是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学校创建于1946年11月11日,原名为国立琼山高级农业职业学校,先后经过五次易名,七次搬迁,历经沧桑。学校现有3个校区,占地面积619401.63平方米(929.09亩),其中城西校区位于海口市城西路41号,占地面积69918.73平方米(104.88亩),旧州校区占地面积155807.79平方米(233.7亩),美兰实习农场占地面积393675.11平方米(590.51亩),建筑面积约98750平方米。学校办学基础条件完善,实验实习设施配套,有校内实践基地10个,实验实训室64间,校外实习实训基地57个,实训设备齐全。学校师资队伍雄厚,现有教职工233人,专任教师184人。 经过74年的薪火相传,学校规模逐步扩大,在校生近8000人,是全省中等职业教育领域名副其实的龙头校。学校秉承面向农业、走进农村、服务农民的办学思路,与市县组织部门和乡镇政府联合开办新型职业农民班,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开创了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学校充分利用现有优质教育资源,瞄准海南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开设了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农村经济、观光农业、生物技术、信息工程、社会文化艺术等七大类15个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连续11年在98%以上。2004年6月开始学校与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联合办学,成立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海南省农业学校学习中心,目前在校生560人。 学校2001年春季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03年被教育部授予“全国职业指导工作先进学校”,2005年被海口市评为“绿化达标单位”,2006年被省教育工委、省教育厅评为“安全文明生态学校”,2009年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教育部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011年被海南省教育厅评为“依法治校示范校”,2012年学校被批准为第二批国家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建设学校,2015年通过教育部验收,2016年被海南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16年被海南省委宣传部、司法厅评为海南省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2016年被教育部评为国防教育特色学校。 学校以服务海南自贸港建设和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为目标,秉承“有德、有才、有为”的校训,全力构建“生态化学校教育新模式”,积极打造校园环境生态化、课程环境生态化、人文环境生态化三个育人平台,努力实现“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让教师充满创新活力,让学生充满青春朝气,让课堂充满欢声笑语,让每位师生都能尽情放飞自己梦想”的共同愿景。
-
云南新华计算机中等专业学校云南新华计算机中等专业学校(云南新华电脑学校)是经云南教育厅批准成立的云南唯一以计算机教育为主的省部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云南新华计算机中等专业学校学校由新华教育集团投资兴办,办学实力雄厚。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设立了教育分支机构,每年毕业生数万名,是国家劳动预备制定点培训单位。学校视教学质量为生命线,注重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培养,已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办学集体”。2004年被评为“优秀教育教学质量中专学校”。多年来,云南新华共为社会培养、输送了万余名各类人才。优异的办学成绩受到省、市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高度赞誉。学校由新华教育集团投资兴办,办学实力雄厚。在全国十六个省市设立了教育分支机构,每年毕业生数万名,是国家劳动预备制定点培训单位。学校视教学质量为生命线,注重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培养,已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办学集体”。2004年被评为“优秀教育教学质量中专学校”。多年来,云南新华共为社会培养、输送了万余名各类人才。优异的办学成绩受到省、市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高度赞誉。2011年荣获昆明市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测评一等奖,受到昆明市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2012年迎来了昆明市各中职院校的参观学习,2012年荣获“云南2012年诚信办学教育机构”的荣誉称号。2013年荣获昆明市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测评一等奖,“2013年云南教育诚信招生奖”。学校除了拥有一支业务精、素质高的专职师资队伍外,还从省内外各名牌高校聘请数名专家和学者领衔教学工作。学校在办学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计算机为特色的骨干专业,并采用最新网络技术为数字化教学管理模式,突出我校计算机专业强、设备先进、师资力量雄厚的优势。学校拥有高档计算机600余台,及各类实验室、多媒体室、语音室、电子专业实验室等17间,还有可同时容纳2000人就餐的食堂(回族同学设有专门的回族食堂),太阳能浴室等,满足了广大学子学习和生活的需要。学校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具有新华特色的管理理念。在发展过程中,确定了“以严为本、以爱为神、以活为形”的管理模式。提出了“让新华充满爱”的校园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坚持不懈地开展“文明学校、文明班级、文明教师、文明学生”的四个文明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学校用科学完备的规章制度要求人,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塑造人,努力培养适应新世纪要求的复合型、应用型、专业人才,实现“校有特色、班有特点、生有特长”的办学目标。学校实行半军事化封闭式管理,开放式教学,学生生活丰富多彩。举办学术报告,信息交流、校园文化节、班级间体育联赛等活动,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和“严而不死、活而不乱”的校园环境。学校拥有美国微软MLC办公软件、加拿大Corel、美国Macromedia、美国Autodesk等各种认证的授权。在校毕业生除取得省教育厅颁发的中专毕业证书外。还能获得以上各类认证证书。具有多项专业应用能力,就业面宽,这也是目前多数中专学校所不具备的条件。学校为了解件当前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特在昆明、深圳、上海、北京、南京等地设置了就业安置办公室,是我校毕业生就业的可靠保障。
-
昆明市卫生学校昆明市卫生学校是一所具有66年历史的老牌医护类全日制中等专业学校。始建于1953年,现有在校学生7000余人,教职工400余人。新校址位于昆明市嵩明县杨林职教园区,占地面积627.45亩,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拥有多媒体教室、图书馆、人体科学馆、实验室、艺术中心、篮球场、足球场、网球场、标准塑胶田径运动场、学生公寓等完善的配套设施,有价值上千万元的各种医学类实训设备。学校秉承“敬畏生命,护卫健康”的校训,始终坚持“办优质特色学校,培养优秀人才”的宗旨,为社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医护工作者和管理人才,成为了医学新秀的摇篮。昆明市卫生学校与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同在一个校区,互动办学,相得益彰。学校开设护理、助产、药剂、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技术、农村医学、医学影像技术、口腔修复工艺等八个专业,学制三年。昆明市卫生学校为了满足广大学子早圆大学梦的要求,学校与昆明医科大学合作开办了中、高等教育相互衔接的办学模式,护理、助产、药剂三个专业读中专的同时可兼修大专课程,考试成绩合格,还可获得昆明医科大学自考专科毕业证书。昆明市卫生学校环境优美,设施齐全,设备先进,办学专业,师资雄厚,管理严密,教学有方,质量一流,是致力于祖国大健康事业学子的最佳选择。
-
云南省民族中等专业学校(弃用))云南省民族中等专业学校创建于1979年,系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承担着为少数民族和边疆民族地区培养中等专业技术人才和民族干部的重任,在我省职业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和特殊代表性,近年来围绕“把云南建设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战略要求,学校积极探索民族职业教育工作的新经验、新做法,先后培养了三万多名专业技术人才与民族干部,许多毕业生已成为各条战线上的骨干,为云南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和边疆繁荣稳定做出了贡献。 学校先后被命名为“全国民族职业教育示范基地”、“全国职业教育民族工艺品设计与制作公共实训基地”、“云南民族优秀文化教育示范学校”、“云南省职业院校学生管理15强”,先后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各民族青年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全国职业院校学生工作创新优秀单位”、“云南省教育先进集体”等国家级奖项12个,省部级奖项50多个,地厅级奖项300多个。
-
云南省贸易经济学校云南省贸易经济学校创建于1951年,前身为云南省供销学校,现为云南省教育厅直属事业单位,是国家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云南省文明单位、云南省毕业生就业先进学校。学校位于昆明市黑龙潭公园北侧,占地面积57.5亩,建筑面积38045平方米,现有教职员工95人,其中,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学科带头人5人,“双师型”教师占89%。开设有财务会计、电子商务等14个专业,其中,财务会计、市场营销、计算机及应用等三个专业为省级骨干示范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965人,其中专科层次1000余人。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合作,与云南旅游职业学院、云南林业职业学院合作举办五年一贯制大专教育,与云南开放大学联合举办四年制中高职一体化教育。学校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就业竞争力为核心,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应用现代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具有良好人格,较高职业能力,与社会需求接轨的技能型人才,打造积极向上、安全有序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
-
云南中医药中等专业学校云南中医药中等专业学校是经云南教育厅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中等专业学校。2004年被省政府评估认定为省(部)级重点中专,2008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认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09年经国家教育部和财政部批准建设成国家级护理实作实训基地,2012年经云南教育评估认定为省级文明学校、并荣获云南第三届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奖,2015年经中国社会组织评估我校为4A级单位。学校位于美丽的春城昆明市北市区与云南农业大学和黑龙潭公园毗邻,青山环抱、环境幽雅,是传承中医药技能的文化圣地。办学至今逐年投入的教学实验和实训设备金额超仟万元,图书馆纸质藏书14万余册,配有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中药标本馆及医、药、护理实训室,按现代教学标准建成集实训、模拟教学为一体,设备一流、设施齐全并有拓展潜力的国家级护理实作实训基地。我校是获省政府专项资金和国家财政资金支持单位,建成医学、护理学、药学实验室以及教、学、训一体化的各专业综合技能实训室多间。所开设专业涉及医学、护理、药学、生物技术等类别,其中护理、药剂和中医专业是云南骨干专业。优质的教学和实习资源,保证了各层次、各专业教学、实践的需要,成为以护理专业为主,医药学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化卫生人才培养基地。我校每年积极参加护理、中药、医学方面的全国技能大赛和全省技能大赛,并屡次获得奖项,尤其是2013年我校师生代表队参加全国技能大赛荣获护理、中药赛项获得全国铜奖;我校历届参加云南医护技能大赛,荣获学生、教师组个人一、二、三等奖和团体二等奖的优异成绩。风雨兼程,矢志耕耘,只为人类的健康办教育。我校是白衣天使的摇篮,现有在校生近3000人,已经为社会培养了3万余名医药类人才,生源遍及全国各地,具有良好的社会品牌和声誉。
-
楚雄州工业学校楚雄州工业学校前身为云南省楚雄农业机械化学校,建于1979年,1993年更名为楚雄州工业学校。2001年,中共楚雄州委、州人民政府与昆明理工大学实行州校合作,在楚雄州工业学校的基础上成立了昆明理工大学楚雄应用技术学院,位于美丽的滇中腹地,三迤之城,彝人之古镇,现迁入楚雄州职业教育中心,实现跨移式发展。实行一所学校两块牌子的运作模式,构架中专到大专的立交桥,实施中等和高等职业学历教育。现有各类实验室12个,拥有计算机室、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网络实验室、语音室、工业电气自动化实验室、汽车结构原理维修模拟实验室及校园信息网等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并在校外建有多个实训就业基地,学校拥有一支具备高素质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学生报到率和就业率走在全省同等学校的前列。2006、2007年连续被评为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多年来,学校坚持产教结合,拥有校办彩板门窗厂,小汽车驾驶培训站。拥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云南省第189所)”、“楚雄州国家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操作应用培训点”、“全国工商管理远程教育培训基地”、“计算机信息技术考试站”、“云南省煤矿安全技术三级培训机构”等资质。学校依托昆明理工大学雄厚的办学实力和自身办中专的深厚底蕴和办学条件,采用校企结合培养模式,努力培养适应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需要的中等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我校禀承“德育为本、技能优先、充分就业、终身发展”的理念,培训可持续发展的应用技能型人才。 五年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简称五年制高职)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形式,能实现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机衔接,能系统培养学生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也能较好地适应经济建设和生产一线岗位对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历来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的认可与欢迎。学院经省教育厅批准,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和楚雄州工业学校(昆明理工大学楚雄应用技术学院),联合举办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办学地点设在楚雄。
-
楚雄农业学校云南省楚雄农业学校自1958年5月建校以来,始终坚持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农业科技人才和发挥科技优势为彝州经济建设服务为己任。在省、州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不断发展壮大,现为国家级重点中专,进入了全省农业中专学校的先进行列。学校面向全省招生。在44年的办学历史中,学校为国家培养合格中专生近万名,培训各类农科人员8000余人,考核鉴定第一产业技术工人5000余人次。他们遍布全省各地,为彝州乃至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学校现占地147.4亩,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有固定资产1835万元,教学仪器设备原值334万元,藏书8万余册,校内实习基地40亩,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十余个,拥有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教职工队伍,特别是有一批教学经验丰富,科研成果丰硕、技术推广能力强的骨干教师队伍。有教职工120人,专业技术人员95人,专任教师87人,高、中级职称51人,在读研究生7人,各类在校生1353人。
-
楚雄机械电子职业技术学校楚雄机械电子职业技术学校创办于2010年9月,经云南省教育厅批准设立、楚雄州教育局主管的普通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校位于占地2000余亩,建筑面积4644万平方米的楚雄州职教园区。校园恢宏大气,亭台楼阁,小桥流水,蝶舞莺飞,风景如画。有宏伟的体育馆、图书馆和演艺厅,有可容万人就餐的食堂,各项教学设施一应俱全,是学子们学习职业技能的理想学校。学校实行以技能为核心、工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管理规范,治校严谨,以培养“德技双优”的专业技术人才为己任。 楚雄机械电子职业技术学校与楚雄技师学院开展深度合作,实行一体化的教育、教学和后勤管理,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学校实行以技能为核心、工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管理规范,治校严谨,以培养“德技双优”的专业技术人才为己任,并与云南省国家级外派劳务基地(楚雄州外派劳务服务中心)紧密合作,全力将毕业生推荐到薪资高、保障好、环境优的国内外名优企业工作,确保学生进得来、学得好、技能强、费用省、出路高,让学生安心、家长放心。学生毕业,颁发国家承认的中专学历毕业证和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学校负责推荐就业。
-
云南省广播电视学校云南省广播电视学校是一所培养广播电视工程类、文化艺术类、信息技术类、教育类、公共服务类专门人才的国家公办省(部)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也是全省唯一一所培养广播影视工程类、新闻类和传媒艺术类专业人才的中等专业学校。学校以中高职一体化、普通中专全日制教育为主,成人教育和技能培训鉴定为辅开展“三位一体”办学。 学校创建于1981年12月,隶属于云南省教育厅。自建校以来,学校秉承“团结、守纪、勤奋、创新”的校训,形成了“严谨、敬业、爱生、奉献”的教风和“尊师、守纪、勤奋、友爱”的学风,积淀了深厚、独特的专业办学经验,为全省广播影视人才的培养作出了突出贡献。学校2002年被评为省(部)级重点中专,自2001年起获得“省级文明单位”和“省级文明学校”称号,保持荣誉至今。 学校坐落于昆明市官渡区吴井路215号,地处昆明市市区,交通便利。校园占地15亩,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 近年来,在省教育厅的要求和指导下,云南省广播电视学校与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开展了“一体化”联合办学,并于2020年12月22日揭牌成立了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吴井校区。吴井校区立足广播影视新闻出版行业,面向融媒体、新媒体开设全日制高职大专专业,2021年招生的专业有播音与主持、广播影视节目制作、数字广播电视技术。学校计划将于2022年后逐步开设影视动画、融媒体技术与运营、移动互联应用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等新高职专业。 学校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设施完善,设备先进齐全,师资力量雄厚,教育管理严格,教学质量高,毕业生就业好,是一所精致、优质的现代化中等专业学校。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关爱学生,培养学生,发展学生”的办学宗旨和“理论为精、实践为重、技能为先、人格为本”的办学理念培养合格人才。学校通过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实现了每一专业都有对口实习就业的企业,每一专业都有对口升学的学校,保证了学生进得来、学得好、可就业、能升学。
-
云南省化工学校云南省化工学校1959年始建于昆明,现座落在昆明市呈贡区,是一所省属重点公办综合类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学校背靠省属高校聚集区的呈贡大学城,毗邻昆明市级行政中心,面向五百里滇池。校园环境优美,办学设施齐全,教学设备先进,办学特色鲜明。是一所人文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职业技能突出、就业市场广阔的省部级重点中专。 我校是首批被云南省教育厅批准的合格学校之一,学校曾先后荣获昆明市“文明单位”、“花园式单位”称号;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园林单位”称号;云南省“文明学校”、“文明单位”称号;2011年被评为昆明市平安建设先进单位。 学校拥有一支符合学校发展、适应教学和学科(专业)建设需要、结构优化、素质良好、富有活力、勇于创新的教师队伍。主要开设有化学工艺、工业分析与检验、化工机械与设备、工业自动化仪表及应用、电气运行与控制、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建筑工程施工、建筑装饰、工程造价、焊接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会计电算化、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与管理等十余个专业,涉及化工、交通、建筑、商贸等行业。其中,化学工艺和工业分析与检验两个专业是云南省骨干专业;化工机械与设备、工业自动化仪表及应用、电气运行与控制三个专业是学校重点建设专业。 我校系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化工教育协会共同确认的“石油和化工行业职业教育与培训全国示范性实训基地”,是云南省教育厅正式授牌的“中央财政支持化学工艺实训基地”。学校拥有应用技术先进的化工生产过程和化工单元仿真实训中心、工业分析和大型仪器分析实训室、化工机械与设备专业实训室、PLC实训室、电工电子电拖实训室、汽车发动机理实一体化实训室、汽车底盘理实一体化实训室、车身电器系统理实一体化实训室、整车检测与维修、汽车钣金喷涂、汽车美容与装饰实训室及各种基础课程实验室。 学校历来十分重视毕业生的就业推荐工作,通过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突出就业指导和组织工作,积极开拓省内外就业市场,采取校企合作、定单式培养等多种模式,把就业招聘会引入到学校,保障了毕业生的就业需求。由于办学特色鲜明,产学结合紧密,我校毕业生深受磷化工、石油化工、煤化工、环保、商检、食品检验、医药等行业的欢迎和认可,各专业学生供不应求,每年就业率均达98%以上,他们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一部分已成为单位的业务和管理骨干,学校已成为行业内重要的教育、教学培训基地,云南省化工人才的摇篮。
-
曲靖农业学校云南省曲靖农业学校创建于1956年3月,在办学治校征程中,一代代农校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充分发扬“严谨求实、开拓进取、甘于奉献、诲人不倦”的拼搏精神,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各类应用型人才10余万人,为地方及国家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谱写了新的华章! 学校在办学治校实践中,积极探索“555”内部新发展模式,实现了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跨越。一是围绕“5项重点”,即紧紧围绕党的教育方针和职业教育发展动态,不断完善学校办学章程,分步实施学校五年规划;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构建学校制度体系;强化日常质量控制;贯通学校目标链和标准链)。二是夯实“5个建设”,即夯实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生思想政治建设、学生核心素养建设和教学科研建设)。三是搭建“5个平台”,即为学生发展、为学生就业创业搭建平台、为师生技能展示搭建平台、为实用人才培训搭建平台和为承担社会责任搭建平台)。好学校必有好班子。历任学校领导班子团结务实、勇于开拓、锐意进取,贯彻“服务教师成长、服务学生成才、服务学校发展”的办学理念,以“把方向、揽全局、抓思想、建队伍、促党建”为总要求,把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学校工作各方面、人才培养全过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技能培养、实习实训等各环节。发扬“支部建在连上”光荣传统,把党支部建在学部、党小组建在教研室,推行“三示范”(全体党员创建党员示范岗、党员班主任创建党员示范班、党员教师创建党员示范课)和“四引领”(全体党员用思想引领提高广大教师思想政治修养、用作风引领提高广大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用专业引领提高广大教师专业发展能力、用创新引领增强广大教师创先争优意识)创建,构建了“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教师,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的“双培养”机制。团结带领教职员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研究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积极探索新的办学思路,不断创新工作举措,推动学校可持续高质量向前发展。 好学校必有好队伍。经过多年的传承与发展,逐步建成了一支专业技能过硬、创新意识强烈、师德师风高尚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593人,其中专任教师499人,国家级、省级优秀教师各1人,省级学科带头人3人,市级学科带头人14人,5名教师享受省、市政府特殊津贴,3名专业教师获省级教学名师称号,硕士研究生56人,正高级职称1人,副高级职称96人,中级职称37人,双师型教师261人。学校倡导做人第一的教育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精神文化建设为核心,以准军事化管理为抓手,以班级德育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学生日常行为活动为观察点,结合中职生培养成长的实际,按照“低起点、小坡度、不停步”的德育思路,创造性地提出并推行“守时,守规,守信;会理财,会感恩,会扬长”的“三守三会”德育实践模式,培养学生文明学习、文明生活、文明交往等良好习惯,塑造了良好的个人形象和学校整体风貌。学校的“三守三会”德育实践模式成为了能示范、可借鉴的德育工作范例。学校利用课余时间开设音乐、舞蹈、书法、茶艺、武术等多个特长班,定期开展“感恩节”“理财节”“技能展示节”“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节”等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塑造了学生品质,磨练了学生意志,开阔了学生视野,陶冶了学生情操。一是专业建设。结合当地一、二、三产业链对人才的需求,打造了种植、养殖、加工、销售、服务五大专业群,40余个专业方向,实现了把专业群这条“链”建在产业链上,在籍学生每年保持在万人以上。 二是实习实训。突出技能育人,先后建成植物组培实验中心、曲靖农校晟爱动物医院、高原特色农产品研发生产中心、农校月饼研发生产基地、中餐烹饪实训基地、曲靖市食用菌菌种研发基地、新能源汽车实训基地、电子商务实训中心、网络工程实训中心、工程建筑实训基地、无人机运用实训基地、航空高铁模拟实训基地等集实训、培训、生产、研发于一体的校内实训基地。 三是“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学校申报了汽修、BIM建筑模型、Web网页前端开发、电子商务数据分析、网店运营推广、宠物护理与美容、粮农食品安全评价、业财一体信息化应用、网络系统建设与运维、建筑工程识图、无人机驾驶共11个“1+X”证书试点项目。在第一批1+X证书制度试点汽修、BIM建筑模型、web前端开发证书和第二批网店运营推广证书的考试中,学生的通过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四是产教融合。先后建成集教学、科研、生产、实训、培训于一体的“靖福园”食品研发生产中心、高原特色农产品研发生产中心、晟爱动物医院等80余个校内外实训基地。自主研发生产的农校月饼享誉省内外;农校菜籽油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生产总值接近5000余万元;红酒研发产品通过了曲靖市质检部门检测;白酒新型酿造工艺定型;“端午节粽子”和“春节年菜”经过3年研发,系列产品进入成熟期。曲靖高原特色农产品研发生产中心承接了向曲靖市第一小学配送中午营养餐的光荣任务,餐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得到社会充分认可。教学科研成效明显。 五是技能大赛。多年来积极组织参与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形成了学部比赛、校赛、市赛、省赛、国赛的逐级选拔机制,强化了校企合作,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以“岗课赛证”引领“三教”改革,构建了学校教学工作内部质量保证和培训体系。近6年累计荣获国家、省、市奖项187个,其中54个一等奖、60个二等奖、73个三等奖。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按照国家“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要求,以物质文化建设为依托,以精神文化建设为核心,以生态文化建设为导向,打造师生共同的学习、工作、生活乐园,投资4.5亿元,在曲靖市职教中心建成了设施完善、布局合理、建筑特色明显,具有“园林化、生态化、智能化、人文化”特点的新校区,占地303亩、建筑面积15.37万平方米。长期以来,学校充分利用教师专家团队的技术优势和由我校承办的曲靖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学校的平台优势,每年开展各类培训4000人次以上,把科技与服务对接到田间地头,干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教会农民管,入地入户、示范带动,造就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成人培训、送教下乡扶智扶技,脱贫攻坚、产业扶贫工作(扶贫点拖克村马铃薯、党参种植等),师生志愿者服务活动,为创文包保社区实施产业帮扶和文化宣传帮扶等活动已成为常态。学校内设12个科(室),6个学部,22个教研室。推行三个例会制度、月工作计划制和月考核制:每月开好学校党委例会和每周召开行政例会、部门负责人例会、部门工作例会。通过月计划和月考核,加强过程管理,学校党建暨党风廉政建设与日常业务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强化事前、事中、事后监督考核评价力度,确保工作的廉洁高效快捷,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学校先后荣获中华职业教育社第二届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国家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全国一千所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中职100强、全国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学校,云南省文明单位、文明学校、德育示范学校、绿色学校、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学校、首批教学工作诊断与改革试点学校、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管理15强、中小学党建工作示范学校等国家级、省部级荣誉称号30余项。“实施教学诊改,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案例,2020年被全国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专家委员会评为云南省唯一的优秀案例,依托农校创办的曲靖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学校被评选为全国第二批城乡社区教育特色学校。 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农为主、多专业协调发展的国家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纪检监察报》《中纪委领导干部工作信息》《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杂志》《光明日报•教育家杂志》《德育报》《云南日报》《党的生活》《社会主义论坛》《曲靖日报》、中央电视台、云南电视台、曲靖电视台等多家主流媒体多次报道了我校的办学治校成果。学校的社会声誉不断提升,现已跻身于全国先进行列,在云南省和全国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中,发挥着引领、骨干和辐射作用,实现了办学历史上的再度跨越!“海阔鸥击翔,风动一帆扬”,展望未来,学校将以六十多年的历史与积淀、六十多年的坚持与不悔、六十多年的诚挚与热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办好教育事业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承载新的希望与梦想,不忘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锐意改革进取,勇攀职教高峰,努力跨越新的目标,竭力创造新辉煌,把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大有可为”的殷切期盼转化为职业教育“大有作为”的具体行动,为切实办好人民满意的现代职业教育贡献农校智慧,展示农校风采,铸就农校品牌!
-
曲靖财经学校曲靖财经学校是一所公办财经类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创办于1957年8月。 发展历程——58年的沧桑道路,学校历经了创建、停办、恢复重建和发展壮大、四迁校址、四易校名的艰辛历程。经历了财经干部培训学校→合格中等专业学校→省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五次台阶式跨越。 四迁校址,四易校名。曲靖专区财经干部学校创建于1957年8月,校址位于曲靖县城北郊玄坛庙(现麒麟南路市农资公司和市土产公司住址)。1958年10月,迁至曲靖县城东北郊麒麟山南麓(现南宁西路68号95418部队驻地)。1961年,财经干校更名为“曲靖专区财贸干部学校”。1964年10月干校因故停办。1973年10月经云南省革委会批准恢复重建,选址于曲靖城郊区的后北山(现麒麟西路208号)。1978年8月,经中共云南省委批准,学校改建为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并更名为曲靖地区财贸学校。1997年曲靖撤地设市,次年7月学校更名为曲靖财经学校。2009年8月28日,搬迁入驻曲靖职教园区(麒麟区珠江源大道柳家东路)。 五上台阶,追求卓越。在普通中等专业学校的基础上,1993年9月,学校被云南省教育委员会认定为云南省第一批合格中等专业学校;1998年7月,被云南省人民政府认定为省(部)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2004年3月,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13年4月,被教育部、人社部、财政部三部委批准为第三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单位。 经过几代“财校人”的不懈努力,学校现已发展成为集全日制中等职业教育、成人学历教育、成人继续教育,以及经济类包括注册会计师等在内的专业技术资格考培中心于一体的专业化、现代化、多功能财经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办学方向——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办学的根本任务。坚持依法治校、依法执教,规范管理,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育人的全过程,深入开展德育分层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围绕人才培养这个中心和“创特色、重质量、建名校”内涵发展目标,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主线,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提高育人质量为根本,开展校校、校企合作,创新办学机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坚持多元化办学,统筹推进全日制教育、成人学历教育和成人培训工作,不断增强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硬件建设——学校占地303.67亩,分北(新)校区和古城(老)校区,北校区为主校区。北校区占地288.41亩,建筑面积11.2万M2。拥有计算机1200台,藏书12万册,各类期刊、报纸300种,多媒体教室30余个,会计、收银、金融、税务等实训室10余个;建有国标田径场、网球馆、篮、排球场、风雨广场等体育健身场地、设施。校园绿化率达43.6%。北校区各功能区布局合理、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硬件设施居省内中职学校前列,能满足全日制16000人规模办学需要,是读书求学的理想园地。 师资力量——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中高级讲师、“双师型”教师比例分别占教师数的85%和53%。有硕士学历教师14人,省、市级学科带头人31人,省、市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6人,市委联系专家1人,省市包括中专教师中高评委等专家5人,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4人;有20多人取得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会计师、经济师、律师、珠心算高级教练师等第二执业资格。多名专业课教师在会计学会、税务学会、审计学会、财政学会、统计学会、珠算协会等学术团体兼任理事、常务理事、秘书长、副会长等职。 办学模式——学校紧贴经济社会发展对实践型、技能型人才的需要,面向市场,服务社会,以财经为主,综合发展,先后开设会计、财政、金融、税务、商贸和计算机应用与维修等20余个专业。现有省级骨干专业2个(会计、文秘),市级骨干专业10个(市场营销、电子商务、金融事务、计算机应用等),国家重点支持的专业4个(会计、电子商务、金融事务、旅游服务与管理)。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学校重点加强示范性和特色专业建设,着力打造会计等精品专业。 学校办学模式多样,办学机制灵活。全日制教育开设有4年制、3年制、1.5年制中专和5年制大专(联办),建有校外实训基地30余个,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求学、顶岗实习的需要。坚持办学“两条腿”走路,统筹谋划成人学历教育,先后与中国人民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云南大学、云南财经大学、曲靖师范学院、昆明学院等八所高校联办函授、远程网络教育专、本科及全日制专科,为毕业生继续深造、提高学历层次搭建“立交桥”。坚持成人函授与继续教育并重,积极开展会计类资格考试考前辅导和财税干部、企事业单位财会人员等长短期业务培训。学校被省、市财政部门定点为“一个中心、四个基地”(即“曲靖会计继续教育中心”、“云南省财政干部曲靖培训基地”、“云南省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基地”、“云南省会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考试基地”和“云南省注册会计师资格无纸化考试基地”)的重点扶持学校。近三年来,学校办学规模包括全日制、成人函授以及长短期专业培训等达万人以上。 办学特色——学校始终把“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作为发展战略,坚持“理论为精,技能为先;知行合一,实践为重”的教改思路,按照“专业对接岗位、教学对接能力”的要求,不断深化课程设置改革,推行分类教学、分层教学和项目(模块)教学,组建了精品班、特训班、过关班、助考班和技能班,以校园文化艺术技能节和参加省市技能大赛为平台,开展会计技能、计算机汉字录入、书法与填制账表、点钞技能、翻打传票等“强基础、促规范、熟业务、比技能”竞赛活动,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2008年曲靖市教育局举办的中职学校学生“四项”技能竞赛中,我校参赛项目全部获奖,其中,一等奖12人,二等奖16人,分别占设奖数的45.8%、28.9%;特别是首届财经知识技能竞赛我校囊括了团体和个人所有比赛项目的一等奖。在2014、2015年云南省教育厅举办的全省中等职业学校“福思特杯”会计技能大赛中,我校师生代表队连续两届蝉联冠军。按照“合格﹢特长”培养目标,积极推行毕业证、专业技能资格证等多证书制度,学生在会计从业资格、助理会计师资格考试方面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自2010年以来,五年累计已有1880名学生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三年累计已有112名学生取得助理会计师资格证。由于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强,毕业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青睐,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 坚持以教研促教改、以教改促质量、以质量促发展,积极组织、鼓励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和参加竞赛活动,为学校教改提供智力支持。在课题研究方面,获准立项省、市教科课题9个,已通过验收结题5个,其中,省级2个,市级3个。在参加省职教学会各类专委会举办的课件制作、说课比赛、论文评选等竞赛方面,我校参赛选手、参评论文和参评课件全部获奖。自2008年以来,获奖论文累计一等奖14篇、二等奖54篇、三等奖76篇;说课比赛累计一等奖11人、二等奖7人。获奖总数和一等奖获奖人数名列全省中职学校前茅。 服务社会——58年的栉风沐雨,几代“财校人”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宗旨,以培养中、初级财经类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为己任,克难奋进,合力攻坚,务实重干,全力推进学校快速持续健康发展,先后向社会输送了近5万名毕业生,这些毕业生绝大多数已成为财政、金融、税务等经济战线业务骨干,部分毕业生走上了省、市、县领导岗位,为曲靖乃至云南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荣誉——学校先后荣获省级“文明学校”、“绿色学校”、云南省“学生军训工作开展20周年先进单位”、云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首届黄炎培优秀学校”、云南省第二批“‘三生教育’优秀学校”、“云南省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示范学校”、“云南省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云南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云南省企事业单位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示范单位”、“云南省节水示范学校”;曲靖市“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先进单位”、“曲靖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等殊荣。被市委、市政府确定为“曲靖市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示范基地”、“创建曲靖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示范点”;被市纪委、市监察局确定为“曲靖市廉政文化示范点”。 曲靖财经学校有着光荣的过去,更有美好的未来。面对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长江经济带”战略、“云南桥头堡建设”、“滇中城市经济圈建设”步伐加快和曲靖建设珠江源大城市这一难得机遇,学校全体师生始终秉持“发展是硬道理”的真谛,坚持“突出特色、完善功能、多元办学、内涵发展”的办学思路,扬帆起航、行稳致远,为建设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的财经职业学校而努力奋斗。
-
曲靖应用技术学校云南省曲靖应用技术学校创建于1979年,前身系云南省曲靖农业机械化学校,2002年更为现名,2009年9月搬迁入驻曲靖市职教中心。学校始终秉承“育德习能、勤奋成才”的校训精神,传承“忠诚教育、严谨治学、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教风和“遵章守纪、勤学苦练、求真务实、全面发展”的学风,坚持“立足云南,服务社会,以工为主,综合发展”的办学策略,践行“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理念,现已发展成为一所办学实力雄厚,设施设备齐全,培养汽车、机电、电力、商贸、信息、建筑、烹饪等行业中、高级职业技能人才,集学历教育、短期培训、技能鉴定为一体,全日制中职教育与函授高等教育、开放高等教育、网络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工科特色鲜明的全日制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中国职业教育百强学校。学校现占地273亩,总投资3.09亿元,建筑面积17.9万平方米,可容纳在校生上万人。校园环境优美,教学生活设施完善,教学楼、实训楼、多媒体教室、图书室、阅览室、学生公寓、食堂、超市、医务室、塑胶田径运动场、硅PU篮球场、排球场等一应俱全。校内建有滇东北最大的校内汽车营销和维修实训基地——珠江源汽车城,校办工厂、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站、国家级电工电子公共实训基地、曲靖中职学校首家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及云南省第26职业技能鉴定所、机动车驾驶培训站等机构,可进行机动车驾驶、汽车修理、电工维修等59个工种的技能培训和9个工种的技能鉴定。通过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实现了工学交替、理论与企业生产实践的相结合,实行订单培养、委托培养、送教上门及产教结合等人才培养模式,先后开办“中德诺浩汽车订单班”、“吉利高级蓝领班”、“帝安电梯订单班”、“鹏博士冠名班”、“宝升钣喷技师”、“松骋快修保养技师班”、“海魂硅藻泥班”、“现代学徒制班”等特色订单班,为行业企业“量身定做”合格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近年来,学校先后引进和自筹资金8000余万元建成餐饮酒店旅游服务、电子商务、建筑装饰、国家级电工电子、创客空间、滇菜研发中心、智能制造机器人等近80个校内外人才培养实训基地。不断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突出应用技术与实践教学,强化学生技能实训能力,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技能与企业岗位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构建“专业基本能力+岗位专项能力+岗位综合能力+岗位拓展能力”的人才培养体系,推行以“项目化”、“理实一体化”等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使每个专业都与一个或多个企业深度合作。 学校在改革发展中聚力前行,主动适应社会和市场变化,紧紧围绕强内涵、稳规模、重质量、铸品牌、创特色发展目标,创新办学之路,上挂下联、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办学,始终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形成“全员育人”、校企“合作育人”、学生“自我管理”的德育工作特色。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牢固树立“教学为中心,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质量求生存,特色求发展”的职教办学理念,全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学历提升、培训引领、考核促进、大赛锤炼四项措施为推手,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突出应用技术与实践教学,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技能与企业岗位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推行以“项目化”、“理实一体化”等为重点的教学模式改革,实现了学校与市场“零距离”对接,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完美结合的“前校后厂”职教办学模式;开展“校校联合”和“校企合作”,与企业建立了长效合作机制,引厂入校,形成了“校中厂、厂外校”,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打造了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工作就业的人才培养直通车,搭建起双向就业平台,为滇东北乃至西南省区人才培养和校企合作树立了新的典范,在升学教育、就业教育和成才教育等多个领域均取得突破性进展。学校紧紧围绕云南省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打造滇中经济圈,曲靖市建设“现代农业强市、现代工业强市、珠江源大城市”的发展战略为契机,深化改革,抢抓机遇,以打造汽车运用与维修、机电技术应用、电子商务、计算机网络技术四个重点专业和数字化校园支撑专业建设特色项目为目标,整合学校资源,加强学校内涵建设,加大校企合作力度;以“就业为导向、服务为宗旨、质量求生存、特色求发展”的办学理念,创新办学多元发展,畅通成才立交桥。现已形成3+2连读高职、“三校生”高考升学班、冠名班、订单班等办学层次和培养模式,不断提升职业教育的现代服务能力,着力打造品牌专业、精品课程,砺炼名师,创建名校。近年来,学校积极组队参加各种技能大赛,全面检阅了学校的办学实力,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展示了学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实现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并于2013年、2014年连续两年协助云南省教育厅、曲靖市政府成功地承办了云南省中职学校“松骋杯”汽车运用与维修技能大赛,2018年协助曲靖市总工会、曲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承办了云南省第五届滇中城市经济圈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电工和汽车维修工决赛。近年来,学校在全国技能大赛、云南省技能大赛、全国创业创新大赛、全国行业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参加了电子商务、汽车维修、中餐烹饪、旅游、演讲、信息化教学、电工电子、信息技术、职业素养、建筑测量等20多个赛项,共荣获各类奖项200多个,学生获奖113人次、参赛教师获奖59人次、指导教师获奖85人次;其中国家级一等奖3次,二、三等奖4次;省级团体一等奖4次、二等奖10次、三等奖10次;省级贡献奖1次、特别贡献奖1次;教师多篇论文在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等学术年会中荣获佳绩。学校办学成果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及社会的肯定,《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中国职业教育年鉴》、《云南农业教育研究》、《云南日报》、《云南经济日报》、《曲靖日报》、《曲靖电视台》、《曲靖教育》、《曲靖工会》、《珠江网》等媒体多次对学校办学经验进行了宣传报道。学校先后荣获“中国职业教育百强学校”、“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全国德育管理先进学校”、“全国德育管理科研优秀成果奖”、“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单位”、“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全国最具办学特色示范(院)校”、“云南省文明单位”、“云南省文明学校”、“云南省平安校园”、“云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云南省农机系统先进单位”、“云南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云南省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先进学校”、“高技能人才培育先进单位”、“云南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云南省爱粮节粮之星”、“成人教育先进集体”、“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毒品预防教育先进学校”、“曲靖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曲靖市防范处理邪教工作先进单位”、“曲靖市法治示范学校”、“曲靖市职业技能鉴定先进单位”、“曲靖市扶贫先进集体”等200多项荣誉称号,学校的美誉度和品牌影响力日趋彰显。
-
曲靖工商职业技术学校曲靖工商学校的前身是成立于1983年的曲靖市经济干部学校,2005年经曲靖市人民政府、云南省教育厅批准改建为曲靖工商学校。2012年5月经云南省教育厅批准,依托云南开放大学成立珠江源工商开放学院,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办学体制,形成了“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四方联动的办学格局,是- - 所集中职教育与中高职衔接教育、成人学历教育与成人短期培训为一.体的综合性学校。 学校坐落于曲靖市职教中心,校园占地面积417亩,建筑面积16万多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绿树成荫、青草连片、奇石林立、流水潺潺、鸟语花香、蜂飞蝶舞、空气清新;办有冠丰食品厂1个,建有汽修实训中心、烹饪实训中心、服装实训中心、老年人服务与管理实训中心、会计信息化实训中心、电子电工实训中心、旅游实训中心、学前教育实训中心、消防实训中心、美容美发实训中心、茶艺实训室等95个,能够满足相关专业学生操作技能的需要。拥有完善的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评室座位数近6000个,藏有纸质图书12万余册,电子图书10万册,配置了先进的电子信息终端,集阅读、交流、研讨为--体,营造了浓郁的书香氛围。现开办中专专业27个,中高衔接大专学历教育专业11个,五年制大专教育专业22个,办学规模1万余人。与省内外160家企业签订长期的学生实习、就业协议,做到学校与工厂、教室与车间、教师与师傅、学生与学徒、理论与实践、作品与产品、育人与增效的融合,保障学生毕业即高质量就业。 学校在发展中所取得的成绩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赞誉,先后荣获“国家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国家中等职业教育德育工作先进集体”、“云南省文明单位”、“省级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云南省社科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8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