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份:
专业分类:
专业:
特色:
-
虞城县第一中等专业学校虞城县第一中等专业学校她始创于1983年9月,现坐落在虞城县黄河路南段16号;是虞城县唯一一所公办河南省重点中等专业学校;河南省中等专业特色学校;河南省标准化中德班合作学校;河南省电子商务实训基地和中央汽修实训基地建设学校;河南省职业教育协会常务理事;商丘市“雨露计划”培训基地。占地100余亩,学校建筑面积4万余平方米,拥有现代化教学楼、综合办公楼、宿舍楼、标准化餐厅、电子阅览室、电脑一体机多媒体教室、汽车应用训练场地、汽车维修实训车间、标准化中德班汽车实训车间、各类实验实习室等现代化教学、办公、生活设施和活动场所。学校以“求实创新、博学多才”为办学宗旨,以“明德博学、德技双馨、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为办学理念,以“放飞梦想、充实自我、让理想在这起航;开心学习、厚积薄发、用技能点亮人生”为育人导向。学校实行“理实一体化”模式教学,精细化管理,治学严谨,校风好,学风浓。连续二十余年来,在商丘市同类学校评比中名列前茅。
-
敖汉旗职教中心敖汉旗职教中心是内蒙古自治区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是敖汉地区唯一公办中等职业学校,2007年晋升为自治区重点职业学校。学校现有44个教学班,学历教育在校生1660人。有教职工184人,其中在编教师142人,校聘教师42人(其中“双师型”、实习指导教师18人,学生教官14人)。 学校承担职业高中学历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工作。开设汽车运用与维修、护理、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数字媒体、学前教育、畜牧兽医、设施农业生产技术、机械加工技术、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会计电算化、旅游服务与管理等12个专业。学校是京蒙帮扶劳务协作农牧民职业技能培训实训基地、自治区退役军人定点培训机构、赤峰市专项能力技能鉴定机构、社会培训评价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学校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具备11个工种的初中级职业技能等级鉴定资格。
-
南京六合中等专业学校南京六合中等专业学校创办于1976年,1982年开办职业教育,是一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江苏省重点职业学校、江苏省四星级中等职业学校、江苏省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江苏省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江苏省现代化示范性职业学校。学校坐落于六合区北郊,占地面积180亩,建筑面积约7.6万平方米。学校有机电工程部、电气工程部、现代服务部、综合高中部和智慧农业专业学院等5个系部;开办了3+3中高职分段培养、五年高职、职业中专和对口单招等4种办学类型;开设了设施农业生产技术、观光农业经营、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新能源汽车、社区公共事务管理等18个专业,现有3个省级品牌专业、2个省级现代化专业群、2个省级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1个省级现代化实训基地。
-
从江县职业技术学校从江县职业技术学校是省级重点职校,是集高等学历教育、中等职业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等多种教育形式于一体的综合性职业学校。学校占地面积108亩,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有教职工140人,专业教师97人(其中双师型教师39人),在校学生2039人,学校设有汽车运用与维修、幼儿保育、电子商务、供用电技术、服装设计与工艺、航空服务、影视与影像技术、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美容美体、休闲农业生产与经营等10个专业。建有校内实训室36个,实训室设备价值1360万元,建成“班班通”多媒体教室70个,有校内服装厂2个。汽车修理厂3个和1个机动车技能驾驶培训基地。近年来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省、州级举办的技能大赛,学生荣获一、二、三等奖数十个。学校几年来连续荣获州办学水平督导评估“优秀学校”,办学效益得到社会广泛认可。2016年7月,经县人民政府与天坤国际上海领族教育投资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合作办学。进一步提升了从江职校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学校正以勃勃生机向省级示范性职校迈进。
-
福泉市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创办于1983年,是省级重点职业学校、中央职业教育计算机实训基地、贵州省教育扶贫百校基地、省政府主抓“百校大战”项目学校之一。可实施全日制中专(开设有汽车运用与维修、旅游商务酒店、电子商务3个专业,联办学前教育专业,高职备考班),函授中专、大专、本科学历层次的教育。师资力量:现有编制内教职工39人,专任教师38人,教师合格率达100%,“双师型”教师达35.5%;聘用管理人员10人,初步构建了一支专业知识扎实、技能精湛,爱心浓郁、爱岗敬业教师队伍。教学环境:学校座拥洒金谷风景区,占地面积140亩,校舍建筑面积34117平方米。有满足教育需要的技术部综合楼、艺术部综合楼、酒店实训楼,有学生食堂和配独立卫生间、洗漱间的男女生宿舍、教工宿舍。学校坚持“以德育人、技能为基”的办学理念,坚持“专业适应市场、学生适应社会、教师适应专业”的办学思想,坚持“宽进、严管、优出”的管理模式,坚持“六个一”(一个好形象、一个好身体、一门好技术、一手好书法、一手好电脑、一口流利普通话)的育人标准培养人才,学校成为教育部上汽通用AYEC校企合作项目学校,成为庞贝捷(PPG)项目学校,与环鸿电子等5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
-
凉州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始建于1985年,是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中央电化教育馆第二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全国百强特色中专学校、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教育部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甘肃省重点学校、德育示范学校、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中职德育课程组主持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优秀成人继续教育院校、卫生单位,被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确定为“优质生源基地”,学校被中共武威市委、武威市人民政府评为“武威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学校党组织被中共武威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是一所集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在职进修、社会服务为一体的全日制职业中专。 学校占地380亩(其中主校区200亩,校外实训基地180亩),建有教学楼、实训楼、公寓楼、图书科技楼、食堂楼、综合办公楼等19栋建筑和配套设施完善、服务功能齐全的高标准体育场,总建筑面积8.4万平方米,总资产2.6亿元。拥有校内实训基地16个,实习实训室(车间)96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5000万元,馆藏图书24.45万册。建有覆盖全校的万兆到楼宇、千兆到桌面的有线、无线基础网络系统,共有2500多个无线上网节点,无线网络全覆盖。拥有先进的数字化校园管理系统,数字化广播系统,全自动录播系统,学校官网、微信平台、微网站三位一体的信息共享平台。 学校现有教职工261人,其中专任教师245人,“双师型”教师109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甘肃省黄炎培职业教育奖获得者1人,甘肃省特级教师1人,甘肃省“陇原人才”1人,省级“园丁”2人、优秀教师8人、技术标兵15人,市级“园丁”2人、学科带头人30人、骨干教师40人,正高级讲师3人,高级讲师37人,研究生6人。建有甘肃省职业教育何生玉工作室和凉州区德育、文化教育艺术、信息技术三个名师工作室。 现开设有学前教育、汽车运用与维修、电子商务、护理等13个专业,在校学生4662人,教学班级98个。其中,学前教育专业是武威市幼教培训基地和再教育基地,是甘肃省职业教育骨干专业;电子商务专业是甘肃省特色产品推介平台,建有双创科技园,是甘肃省职业教育骨干专业;护理专业按照三甲医院的标准建设实训室,并建有“心灵氧吧”——心理康复中心,学校因此成为全省唯一通过省卫计委、省教育厅批准开办护理专业的非医学类中职院校;汽修专业建设有汽修厂、驾驶学校等实训基地,是全省校企合作的成功典范;旅游专业集导游服务和餐饮管理为一体,是全国职业院校旅游类示范专业点。 “升学有路、就业有途”。与区域内外大型企业签订合同,实施订单培养,对口就业率达99%。高度重视高考工作,职教高考本科录取率逐年递增,专科(高职)录取率达100%。 全力打造平安校园。建有全高清数字安防监控系统、微型消防站,率先启用人脸识别门禁系统,实行“大数据”管理,管理效率大幅提升。常态化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和法制讲座活动,学生安全法制意识进一步增强。 强化校校、校企合作,服务地方。清华大学网络培训学院、武威市第十九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武威市计算机协会、凉州区社区教育学院、凉州区社区教育服务中心、甘肃省开放大学分校先后挂牌成立。同时承担本市教育、公安、司法等部门培训工作和精准扶贫培训工作,连续成功承办省、市文明风采活动和市、区职业技能大赛,并承担了省、市、区各级各类考试、教师资格考试等社会工作。开放大学、社区服务工作全面展开。
-
榕江县中等职业学校榕江县中等职业学校,是一所集教学、培训于一体的公办全日制“省级重点示范职业中学”。承担中职教育,电大,专(本)科学历教育,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普通话水平测试等工作。学校占地160亩,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现有职工77人,其中专任教师70人(双师型教师24人)。学校开设有航空服务、城市轻轨交通运营管理、汽车运用与维修、计算机应用,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学前教育、服装设计与工艺、高速公路交通运输与管理、工程测量、工程机械驾驶与维修等专业。学校建有综合实训楼及汽车实训楼,设汽车发动机拆装室、变速箱拆装室、电子电工实训室、氧焊实训室、计算机网络室、数码钢琴室、形体室,缝纫机室,等多功能实训室。近年来,学校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多种办学模式,积极与省内外职业院校和知名企业联合办学,拓宽就业渠道,培养了大批适用技术型人才,为榕江县实施科教兴农,人才强县战略,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带动农村脱贫致富,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办学规模不断壮大,办学成果十分明显,受到社会普遍好评,被誉为苗乡侗寨技术人才的摇篮。
-
宁城县职业中学宁城县职业中学是宁城县唯一一所公办职业高中,是自治区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现有13个专业,在校生4172人,教学班95个。近年来,学校不断深化内部管理改革,落实专业部管理委员会、督考委员会、家长委员会的管理机制,实施全员德育和学生积分管理办法,推进学生自主管理和小组合作学习,形成了学校管理、德育工作和对口升学三大特色,职业对口升学处于全自治区遥遥领先的位置,职业技能大赛处于全市前列。 学校本着“立足社会需求,促进多元发展”的理念和“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区市一流”的办学目标,充分发挥在办学、师资、政策以及多元选择等方面的优势,着力打造对口升学、中高职联办和职业短训等办学模式。目前,宁城县职业中学正处于职业教育发展的兴盛时期,全校上下正团结一心、开拓进取,向着创建自治区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的目标奋进。
-
鲁迅美术学院附属中等美术学校鲁迅美术学院附中创建于1953年,是鲁迅美术学院创办的一所中等专业学校。学校与鲁迅美术学院的发展紧密相联,从53年建校至今,已走过了60多年的风雨历程,作为鲁迅美术学院办学体系的一部分,学校始终传承着鲁艺精神,坚持以培养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突出、人文情怀高尚的优秀艺术人才为宗旨。1953至1969年间,学校曾招生11届共800多名学生,这一批学生大多数已成为我国美术界著名的专家和学者,杰出的毕业生有:原鲁迅美术学院院长兼辽宁省美术家协会主席、著名油画家宋惠民先生;北京画院院长、《毛主席去安源》作者、著名油画家刘春华先生;原辽宁画院院长、著名国画家赵华胜先生;原辽宁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辽宁画院副院长、著名油画家吴云华先生;原鲁迅美术学院副院长、著名版画家李福来先生等等。 学校后因“文革”等原因停止了招生,1978曾恢复招生,但仅招收一届30名学生,又因办学条件不足停止了招生。为适应艺术人才培养的需要,经辽宁省教育厅批准,1997年鲁迅美术学院附中重新建立,并于1998年开始面向全国招生。 学校现坐落于大东区望花中街146号,校园占地面积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学校实行全封闭寄宿制管理模式。学校拥有较充足的办学空间和完善的配套设施,除教学空间外,还为学生们提供了图书馆、多功能报告厅、计算机中心、美术展厅、餐饮中心、浴池、室内外体育场馆、卫生所、超市等学生学习生活所需空间。学校现有教职工145人,学生1160人。 经过近二十年的积淀,学校已经拥有了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专任教师共有84名,有48名教师拥有研究生学历,16名教师具有高级职称。文化课教师主要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辽宁大学等全国重点院校;专业课教师主要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等全国著名美术专业院校。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学校形成了严谨、求实、创新、奉献的优良教风,并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成果。 学校以向鲁迅美术学院及全国各高等美术院校输送后备生;向社会输送中等职业美术专门人才为办学目标。学校注重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为事业开阔、专业基础扎实、文化底蕴丰厚,并具有高尚道德情操、鲜明艺术个性和强烈创新意识的新型美术复合人才。 学校重视教学工作,坚持文化课与专业课并重。文化课教学通过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注重学生文化素养、创新意识和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专业课教学坚持对学生进行严格而扎实的基本功训练的教学方向,注重对学生准确描绘物象能力和艺术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校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学校坚持每年开展速写大赛、校园风景写生大赛、学生优秀作业展、校外写生实践、课本剧大赛及各项体育比赛等活动,为学生提升素质、展示才华搭建平台。学校十分重视学术交流活动,定期组织专家讲学,曾邀请著名画家陈丹青先生、刘春华先生、鲁迅美术学院名誉院长宋惠民先生、独立制片人温普林先生、意大利佛罗伦萨美术学院教授等国内外百余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开阔了学生视野,丰富了教学内涵,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二十年来学校成功地举办了“鲁迅美术学院附中师生作品展”、“全国美院附中学生作品巡回展”、“中韩师生作品交流展”等50余场重要展览,相继出版了《美院附中教学探访》、《鲁迅美术学院附中免试生优秀作品选》、《鲁迅美术学院附中教师作品集》、《美术教学训练系列教程》、《风景写生》、《几何形体》等专业书籍30余册,彰显了学校的专业教学成果。 学校在学院党委和上级教育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依法办学,办学方向明确,教学管理严格,办学效果突出。2012年以来,毕业生高考本科升学率一直保持在90%左右,2017年达到92%,其中有近60%学生考取了鲁迅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罗马美术学院等国内外重点美术院校。学生的优异高考成绩,彰显了学校较突出的教学和管理水平,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学校现为辽宁省示范中等职业学校。学校现今师资力量、办学规模、办学质量、办学条件和管理水平均居全国同类学校前列。 面向未来,学校将秉承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弘扬与时俱进、追求卓越的精神,坚持求改革之真、务发展之实,不断拓展办学思路、提升办学层次、扩大办学规模、增强办学实力,努力创建国内一流美术学校。
-
辽宁芭蕾舞团附属芭蕾舞蹈学校辽宁芭蕾舞团附属芭蕾舞蹈学校始建于1994年,是由沈阳市教育局认定办学资格并颁发毕业证书的七年制中等专业芭蕾舞蹈学校,是国内规模最大的一所采取“以团带校、团校结合”办学模式的专业芭蕾人才培养基地。建校以来,我校为国内外艺术团体输送了大批的芭蕾人才,许多毕业生考入高等院校舞蹈专业继续深造,毕业后从事教育、编导、演艺、艺术理论等工作。 2018年成立青少年芭蕾舞团并先后排演古典芭蕾舞剧《胡桃夹子》和大型芭蕾舞蹈诗《四季》。我们不断学习国际先进的教学理念与经验,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使优秀学生得以在国际比赛和职业需求上具有强大实力。我们学生在国际四大芭蕾舞专业比赛,国家文化部一类大赛中,取得了多个大奖和金奖,实现了奖项的大满贯,是芭蕾专业领域里程碑式的突破,我们的师生成为了在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明星团队。
-
辽宁文化艺术学校辽宁文化艺术学校始建于1994年10月,是在李铁刚先生的倡导和著名艺术家李默然先生等老一辈艺术家的关怀下创办的。是一所国家承认的正规中等艺术专业学校。现已发展为具有舞蹈表演、影视表演、音乐(声乐、器乐演奏)、杂技魔术表演4个艺术专业的艺术类中等专业学校。建校多年来,学校一直致力于文化艺术教育和文化艺术传播交流两个领域的发展。在“以艺为本,服务人民”的思想指导下,学校本着“专家治学、专家执教”的办学原则,体现“小规模、高质量”的办学模式,坚持“以专业课教学为中心、以文化课教学为基础”的教学思想,制定并实施了“以质量和特色创名牌、以名牌和质量求发展”的战略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积极探索国内外文化艺术交流与合作的最佳途径,培养出大批高素质的复合型艺术人才,在国内具有良好的信誉,形成了广泛的影响。 “校无大小,教无高下,学无长幼,育无国界”。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发现孩子的艺术潜质,一切为了孩子的教育和成长。学校云集了国内外一批优秀的教育家、艺术家,利用自身相对灵活的办学机制和有利的办学条件,树立先进的办学理念,构建独特的办学模式,创出鲜明的办学特色。获得了学生、家长、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我校在中等艺术类学校中相对建校历史较长,具有良好的师资力量和办学经验.近年来,学校规模逐步扩大,教学水平日臻完善,教学管理严格规范,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校与辽宁电视台、沈阳电视台及相关的艺术团体联合,积极安排学生实习活动,并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省、市各种艺术赛事,参赛选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尤其在参加“中国文华艺术院校奖”第八届全国“桃李杯”舞蹈比赛中,学校获得两个选送名额,两名学生分别获得全国二等奖和三等奖,单项成绩名列东北各院、校、团之首,名列参赛的中等艺术类院校榜首。学校始终坚持实用性艺术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式注重升学与就业相结合,在升学与就业两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果。最近十年,毕业的学生在升学和就业率上连续创造100%。学生分别考入北京舞蹈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北京民族大学、沈阳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等高等学府;另有部分学生就业于全总文工团、总政歌舞团、煤矿歌舞团、铁路文工团、大连歌舞团、辽宁歌舞团等知名文艺团体。说明学校培养的学生能够适应社会需求,具有稳定的分配和发展空间,也为文化艺术的发展和艺术人才的培养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
辽宁人民艺术剧院附属艺术学校辽宁人民艺术剧院附属艺术学校(代码3621000152)创建于1994年,是经教育局批准开设的全日制艺术类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毕业后由教育局颁发中等职业学校毕业证书。 辽宁人民艺术剧院附属艺术学校坐落在辽宁省艺术中心院内,学校占地12512平方米。依托辽宁省文化演艺集团(辽宁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分支机构辽宁人民艺术剧院,具有得天独厚的艺术氛围和我省最高水准艺术专业教育。学校秉承着“艺术造人,艺术育人”的建校精神和社会责任,通过教学深入化、授课系统化、专业知识体系化,构建了极具针对性、创新性的教学模式。 我校整合院团优秀教育资源,将系统的专业技能教学、科学的文化知识教育、精神文明建设三大方面的培养作为我校的教育培养方针。通过高质量的专家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以院带校的特色,建校以来,凭借我院每年近百场演出优势,最直接的为我校学生提供国家级的演出实践平台及国内外参赛机会,并在大赛中摘金夺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我校教师教授的学生考入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北京舞蹈学院、沈阳音乐学院、辽宁大学艺术学院等专业艺术院校。我校与沈阳音乐学院、辽宁大学艺术学院签署了战略发展合作协议,在教学领域、师资共享、资源共享、交流实践等方面进行合作,与中国驻意大利语言办公室签署的留学协议内有多所意大利名校。与墨西拿音乐学院、意大利卢卡音乐学院、匈牙利李斯特音乐学院等国内外知名艺术类大学合作,为国内外专业艺术院校和团体输送高质量的艺术人才,扩大了我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影响力,为我省乃至我国的艺术教育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